煙草在線盧氏消息 新春走基層,期盼一籮筐。馬年春節,筆者走訪了河南省煙葉生產第一大縣---盧氏縣的部分煙農,在被他們種煙致富經和幸福生活所折服的同時,也對他們馬年的新期盼有了全新的了解。
一盼煙葉扶持政策不間斷
家居杜關鎮的南朝紅近幾年種煙一直保持在100畝左右,年收入維持在40萬元上下,除去生產環節雇工和烘烤環節炕煙煤、電等投入,年凈收入超過了20萬元。南朝紅說他種煙致富真沾了煙葉扶持政策的光,煙草部門每年用于化肥、農藥、地膜、煙苗等方面的扶持投入加上機耕、植保補貼,使他少花了不少的錢,也使他的實際收入增加了不少。像南朝紅一樣,煙農們都期盼煙葉扶持政策不僅要連續,而且還要在某些環節有所加強,只有扶農、惠農才會穩農、鼓農。
二盼煙葉收購價格節節高
50多歲的沙河鄉楊家村黨支部書記馬金鎖是一個“鐵桿”煙農,種煙已經30年了,在他的帶領下,楊家村家家戶戶種煙。馬金鎖說煙農最講實惠,煙葉收購價格是一個“風向標”,價格看漲煙農種煙積極性就高,反之就會“煙賤傷農”。個中原因主要是近些年農資價格和勞動力價格普遍看漲,加上種煙勞動強度大、周期長、比較效益下降等原因,使煙農有了過多選擇。煙農們都說:希望煙草部門能夠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保持收購價格合理上漲,以此促進產業穩定發展。
三盼種煙勞動強度步步減
65歲的東明鎮段家村金豐煙葉專業合作社社員趙德峰有一整套“種煙經”,說起煙葉生產整地起壟、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挑揀分級、售煙等活計來頭頭是道。放在以前,這一切都與紛繁復雜的過程和繁重的勞動強度息息相連,但這一點現在有所打破。趙德峰說自從他加入煙葉合作社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整地起壟由機耕專業隊進行集中連片土地深松和機械起壟,煙苗由育苗工場供應商品苗,植保由專業隊統一集中噴灑農藥,就連烘烤煙葉如今也可以拿到烘烤工場進行商品化烘烤…盡管比起以往來種煙的勞動強度減輕了不少,但趙德峰們還有一些期盼,期盼種煙的更多環節能夠實現機械化,使煙農種煙輕松自如。
四盼煙用物資質優價更廉
說起煙用物資質量和價格,范里鎮孟窯村煙農陳銀方卻有一絲擔憂。他說盡管化肥、農藥、地膜等煙用物資都由煙草部門供應,實行價格補貼,但仍然有一部分煙農圖便宜還從社會上購買農資,無形中會給煙葉質量帶來了潛在威脅,從長遠看影響的是煙區的市場信譽。陳銀方特別期盼加大煙用物資的補貼力度,讓社會上供應的煙用物資沒有利潤空間和競爭優勢,無形中就會剎住煙葉質量隱患,保持煙區的長種久富。
五盼技術推廣步伐再加大
家居官道口鎮的范金升是盧氏最大的煙葉育苗專業戶,50個煙葉育苗大棚每年都會給他帶來客觀的收入,他深諳煙葉生產技術對煙葉產業發展的深度影響。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渴求推廣應用煙葉生產新技術。每年他都會積極爭取外派學習參觀,利用一切農閑時間趕技術傳播“大集”,不僅學習煙葉漂浮育苗技術,而且還學習煙葉種植、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分級交售等實用技術,成了遠近聞名的煙技“土專家”。盡管如此,他仍不滿足,特別期望煙草部門加快吸納推廣國際國內尖端實用新技術,請來大專家、培養小專家、發展土專家傳“經”送“寶”,以點帶面,擴大輻射,切實提高煙葉生產的科技含量,實現科技興煙。
六盼生產組織方式創新快
說起近些年煙草部門煙葉生產組織方式的改革與發展,文峪鄉種煙大戶祁興旺深有感觸。他說:從煙葉撒播育苗、營養缽育苗到大棚漂浮育苗、商品化供苗,從牛拉犁耙到機械深松,從土肥海撒到測土配方平衡施肥,從單打獨斗防病治蟲到統一集中植保,從土法烘烤到密集式、工場化烘烤乃至到散煙烘烤,從面對面收購到入戶預檢、封閉式、密碼驗級收購,從傳統農業到現代煙草農業,確實給煙農們帶來了方便和實惠,也體現了煙草部門便農惠農之心。但他仍然希望煙草部門在煙葉生產組織方式方面創新步伐再快一些,邁得步子再大一些。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