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4施肥水平小區試驗結果與分析
選擇品種K326,設置3個施肥水平及方法進行施肥水平小區試驗。即:10小區施氮量10.5kg/畝,N:P:K=1:1:2.5,集中施肥;11小區施氮量10.5kg/畝,N:P:K=1:1:2.5,分批施肥;12小區施氮量9.5kg/畝,N:P:K=1:1:2,分批施肥。
如表11-表13,從生育期看,10號集中施肥小區前期生長勢強,團棵期比11、12號區提早7天左右,但中、后期打頂、采收期三個處理基本趨同;從農藝性狀觀測,10號集中施肥小區總體表現最優,株高118.3cm,莖粗11.8cm,株型呈筒型,下部葉長62cm,中部葉長77.3cm,上部葉長68.7cm,成熟期田間表現好,各部位煙葉落黃成熟分層明顯,耐熟性好。比較來看,12號煙農習慣施肥區煙株表現相對弱小,株型呈塔型;11號分批次施肥中、后期脫肥較遲,中上部葉長勢過旺,有貪青晚熟跡象,株型略顯傘型;從經濟性狀觀測,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及上中等煙比例均以10號區表現最優,其次為11號區,12號區表現最差。折合畝產,10號區畝產量202.25kg,均價17.14元/kg,畝產值3466.56元,上等煙比例54.1%,上中等煙比例95.2%。
表11施肥水平小區試驗--大田烤煙生育期觀測記載表
表12施肥水平小區試驗--煙株農藝性狀觀測記載
表13施肥水平小區試驗--經濟性狀觀測記載
綜合以上觀測結果可知,畝施純N10.5kg,N:P:K為1:1:2.5,集中施肥的處理表現最優。
2.5煙田耕層試驗結果與分析
選擇品種K326,分別種植在耕作層厚度為13小區12-15cm,14小區16-18cm,15小區18-20cm以上的煙田,進行煙田耕層與煙葉產、質量關系的觀測試驗。
如表14所示,大田生育期因煙田耕層厚度而有所不同。各處理于3月21日移栽,13小區煙田于5月3日團棵,5月24日現蕾,5月26日打頂,6月8日采收第一批下部葉,7月18日采收完上部頂葉,大田生育期120天。與14小區比較,團棵期延遲9天,現蕾期延遲6天,打頂期延遲4天,成熟采收期提早6天,大田生育期短5天;與15小區比較,團棵期延遲4天,現蕾及打頂延遲4天,成熟采收期提早3天,大田生育期短2天。
表14煙田耕層試驗--各處理大田生育期比較表
如表15所示,6月1日觀測各處理煙田農藝性狀,結果:13區煙株農藝性狀隨耕層增厚而表現趨好。株高91.4cm,莖圍9.17cm,節距5.66cm,下部葉長寬52×31cm,上部葉長寬52×18cm,有效葉數18-19片,株型呈塔型,腳葉不耐熟,煙株呈“全株黃”現象;
14區株高115cm,莖圍10.6cm,節距5.2cm,下部葉長寬56.7×27.3xm,中部葉長寬72.4×29.8cm,上部葉長寬59.8×20.1cm,有效葉數20-22片,株型呈腰鼓型,較耐熟,煙田煙株分層落黃明顯;
15區株高132.8cm,莖圍12.82cm,節距5.2cm,下部葉長寬69.68×32.56cm,中部葉長寬83.28×32.88cm。上部葉長寬70.52×24.42cm,有效葉均達22片,很耐熟,各部位分層落黃明顯,下二棚以上部位成熟均勻一致。從總體看,13區長勢偏單瘦;14區發育健壯,長勢長相協調;15區長勢健旺,發育充分,長勢長相基本協調。
表15 煙田耕層試驗--各處理農藝性狀比較表
如表16所示,從各處理經濟性狀看,13區畝產量156.09kg,均價16.22元/kg,畝產值2531.60元,上等煙比例34.66%,上中等煙率95.96%,低次煙率4.04%,各部位平均單葉重7.74g。與14區比較,畝產量低25.15kg,均價低1.41元/kg,畝產值低662.95元,上等煙比例低28.21個百分點,中上等煙比例高4.53個百分點,低次煙比例低4.53個百分點,平均單葉重低0.64g;與15區比較,畝產量低76.64kg,均價低3.17元/kg,畝產值低1981.03元,上等煙低2.23g。總體看,經濟性狀表現以15區最優,14區次優,13區第三。
表16煙田耕層試驗--各處理經濟性狀比較表
綜合以上觀測結果,從生育長勢看,在栽期和技術措施統一的前提下,隨耕層加深,各處理煙田進入團棵、現蕾、打頂的時期有不同程度的提早(早4-6天),說明土壤耕層對煙株生長的影響作用顯著;而隨耕層加深,煙葉采收期完成延遲3-6天,說明耕層深度影響煙葉耐熟性;從長勢長相看,隨耕層加深,煙株個體發育趨好,株型趨健壯,群體趨協調,葉面積系數趨大,說明耕層影響個體發育和群體結構;從經濟性狀看,隨耕層加深,煙田的產量、均價、產值,上等煙比例、單葉均重均隨之提高,說明耕層影響煙葉產質;但中上等煙比例有所趨減,低次等煙比例略增。如13區耕層較薄煙田中等煙偏高,低次等煙較少;14-15區深耕層田上等煙偏高,但因個體、群體與光照的關系,下部低次煙微增加。
2.6 項目示范推廣結果與分析
在2009年小區試驗結果的基礎上,我們集成烤煙優質豐產綜合配套栽培技術10項進行示范推廣。10項示范技術包括:選擇耕層18-20cm以上的優質豐產煙田;選擇K326優質豐產品種;采取煙田培優技術,提高煙田地力;培管增厚土層,寬廂雙壟單行;配置充足營養,平衡集中施肥;壯苗適期移栽,大穴深栽,合理密植;配置太陽能殺蟲燈,綜合防治病蟲害,科學調控煙田水分;下部煙葉適時早采,上部煙葉集中熟采;改進完善密集烘烤工藝,采用與優質豐產田鮮煙素質相適應的烘烤技術。
2.6.1 2010年度示范推廣結果
2010年在黃沙、白沙圩、赤石等鄉鎮開展烤煙優質豐產綜合栽培集成技術示范,示范面積0.4萬畝,項目示范區畝平均產量為176.2kg,平均均價為17.34元/kg,畝平均產值3055.31元(不含補貼);2010年全縣平均畝產量為130kg,收購均價為14.92元/kg,畝產值為1939.60kg,與全縣平均值比較,項目示范區煙田每畝產量提高46.2kg,增幅為35.53%;每畝產值增加1115.71元,增幅為57.52%。
2.6.2 2011年度示范推廣結果
2011年在黃沙、白沙圩、赤石、里田等鄉鎮開展烤煙優質豐產綜合栽培集成技術示范,示范面積0.6萬畝,項目示范區畝平均產量為187.91kg,均價為17.55元/kg,畝均產值3297.82元(不含補貼);2011年全縣平均畝產量157.07kg,收購均價17.40元/kg,平均畝產值2733元;與全縣平均值比較,項目示范區每畝產量提高30.84kg,增幅達19.63%,每畝產值增加564.82元,增幅為17.12%。
3結論
3.1通過基本煙田普查,產質量關系歷年統計調查,結合田間試驗示范,結果表明,在烤煙生產實踐中,基本煙田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優質豐產煙田、優質適產煙田、優質控產煙田。其中,優質豐產煙田:煙葉產質參考指標為畝產175-200kg,上等煙55%以上,上中等 煙95%以上,系一級地力、高產糧田;優質適產煙田:煙葉產質參考指標為畝產150-175kg,上等煙50%以上,上中等煙90%以上,系三級地力,高產糧田;優質控產煙田:煙葉產質參考指標為畝產125-150kg,上等煙40%左右,上中等煙90%左右,系三級地力,中產糧田。基本煙田的微觀分類,有利于因地制宜指導烤煙生產。
3.2通過3年的試驗示范,表明在優質豐產煙田上,通過采取良田-良種-良法配套,烤煙實現優質豐產具有科學可行性。2010年-2011年項目示范區加權平均畝產量達到183.2kg,加權平均畝產值達到3200.81元,加權平均畝產量增加38.52kg,增幅26.83%,加權平均畝產值增加785.17元,增幅33.61%。
3.3試驗示范結果表明,烤煙栽培要實現優質豐產,選擇煙田以耕層18-20cm以上為最優;煙葉品種以K326為最優;種植密度以行株距120×50cm,畝栽1100株的為最優;煙株打頂留葉以始花打頂,每株留有效葉20-22片為最優;煙田施肥以畝施純氮10.5kg,硼鉬鎂鋅微肥2kg,N:P:K營養配置為1:1:2.5,且以集中施肥的方法為最優。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