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哪壺不開提哪壺”,是指當著眾人的面專拿某人的缺點或毛病說事,使人難堪、讓人面子過不去。這種做法在人際交往中歷來為人所詬病。然而在當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工作中,恰恰需要我們善提“不開的壺”。
“不開的壺”,就是我們工作中出現的棘手的“老大難”、不好解的疙瘩、難啃的硬骨頭。具體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確保取得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效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即知即改,關鍵是要把問題查實、擺全、找準,如此才能為下步對癥下藥、整改落實打好基礎。
敢提“不開的壺”。提“不開的壺”屬自我揭“短”,自亮“家丑”之舉,這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氣魄。諱疾忌醫,終成大害。有不足、有問題,要不遮掩、不回避、及時改,使“短”變“長”、“丑”變“美”,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只要對人民有利,對發展有利,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對待個人“面子”問題,勇于舍棄局部利益,盡心盡力解決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
提準“不開的壺”。提“不開的壺”就必須先找準“不開的是哪壺”。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和查找問題。如果問題找不到、找不準,那么解決問題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最終難免流于形式,“熱熱鬧鬧走過場”。找準“不開的是哪壺”需要我們通過自己找、領導點、群眾提、互相幫等形式,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真正觸及靈魂、切中要害。
處理好“不開的壺”。“不開的壺”的存在,說明工作中有問題,或者是火候不到、或者是水太多。只有查清原因,對癥下藥,才能把壺燒開。處理好“不開的壺”,就是要把“不開的壺”都“燒開”。要把查找到的問題及時亮出來,不捂,不拖;針對查找出來的問題,對癥下藥,盡快拿出整改措施和行動,務求整改實效。
在治標的基礎上,還需治本,要把提“不開的壺”形成“常態”,常抓不懈,長期給力,不斷鞏固提升作風整治的成效和成果。
是否善提“不開的壺”,根本在于有什么樣的政績觀和群眾觀。只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踐行好“為民、務實、清廉”的總要求,切實增強群眾觀念,樹立好正確的政績觀和群眾觀,才能敢提、提準、處理好“不開的壺”。也理當得到大家為之點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