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悄然來臨,網絡正在改變著世界,也使消費者的需求更加多樣,購買行為和心理更加成熟。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主要是通過網絡來獲得產品和服務信息,并從其他客戶的評價中獲得對品牌的認識,不再單純聽信于廠商的一面之辭或明星的影響,同時消費者的體驗決定品牌的價值。這就是互聯網背景下消費者心理的最大變化。而消費者心理的這種變化,自然而然也對卷煙營銷傳播方式產生了影響。
對于煙草企業來說,不能做廣告一直是開展卷煙營銷傳播的一大制約。不做廣告,無法打出產品的知名度,新品上市,消費者不知道,產品促銷,消費者也不知道。就現實情況而言,市場選擇而趨于穩定,產品同質化日益加劇,新老產品更新換代更快,信息交互速度更加迅速,能不能使營銷信息更快的傳遞給消費者,決定了一個產品能不能在市場營銷過程中搶占先機。
在互聯網時代,一方面,電視、報紙、墻體廣告、公交站臺等傳統的廣告載體正在失去競爭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電腦與手機上;另一方面,印刷類(報紙廣告、雜志廣告、平面噴繪等)、電子類(電視廣告片等)等廣告形式也隨著消費者注意力的轉移而失去了吸引力。這對于其他企業來說,意味著過去穩定的廣告渠道正逐漸喪失,但對于煙草企業來說,原有的廣告渠道本來就是受限的,是否失去影響力,對煙草商業企業的影響不大。與此同時,隨著原有廣告渠道和形式的衰落,新興的互聯網卻為煙草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煙草企業的廣告要嚴格按照國家隊廣告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只是,在互聯網時代,為煙草商業企業提供了一個出口,那就是做企業自己的媒體。
羅輯思維主持人羅振宇說過一句聳人聽聞的話:“未來沒有什么不是媒體,也沒有什么不是廣告。一切產業皆媒體,一切內容皆廣告。”在這方面已經取得成就的企業和個人有很多,比如潘石屹,他是中國網絡時代與大眾傳媒最早的擁躉之一。他成功地利用個人博客和微博推廣SOHO品牌建立起個人形象,在十多個主流門戶網站上落戶,只新浪一家網站的瀏覽量就達數千萬、微博粉絲達一千多萬。他還通過網聊以及眾多重要的會議(如:世界經濟論壇、亞洲企業領袖協會、博鰲亞洲論壇等)上的發言,分享他的見聞及觀點,生動地向公眾宣講行業趨勢以及更廣泛的社會話題。不僅如此,2012年,潘石屹在網絡上辦起了脫口秀節目《老友記》第一季之《Mr.Pan》,首次跨界當起了主持人,已請來任志強、劉謙、張頤武、佟大為、龔琳娜、袁莉等明星好友捧場,網絡總點擊量已達千萬,堪稱財經類網絡節目中的奇跡。除此之外,潘石屹出版過《屹見:潘石屹聊聊我們這個時代》等多部圖書,并且在賈樟柯導演的電影《語路》,汪俊導演的電視劇《我的兒子是奇葩》等影視劇中出演角色。
可以說,潘石屹就是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將自己成功營造成為了一個媒體,一個代表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媒體。當取得了這樣的效果后,潘石屹以及SOHO中國有限公司根本不用刻意去選擇廣告,他甚至不用做廣告,因為他的每一次出現,都在千萬粉絲眼中,在所有消費者心中帶來的是對于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印象。這樣有針對性的高關注度,是任何一種廣告形式都很難企及的,而這正是互聯網時代給營銷傳播帶來的新的機會與變革。
一篇關于互聯網時代媒體變化的文章中曾說過:“傳統媒體有點像長江大河有清晰的路徑,而自媒體像雪山,春暖花開,雪水下山,至于分成幾條道路,其實不重要。”網絡技術和社交傳播工具,究其根本就是互動或移動。因為移動,改變了媒體行為發生的環境邏輯,讓媒體接觸習慣更加符合生活形態和消費形態,媒體與人的關系由此變得更加緊密契合,也更加自由豐富,移動帶來的利益在場感和媒體依存感令受眾難以拒絕。同時互動、移動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的意義,更具有文化人類學或行為學的性質和內涵,繼而擴展為文化消費和生活方式,甚至悄悄滲透于人們日常的行為方式和感覺方式之中。因此,未來,媒體和產品之間的界線會非常模糊。
那么對于煙草企業來說,該怎么做呢?
首先,應該順應互聯網時代的潮流,摒棄原有的成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觀念早就過時了,認為不與外界產生宣傳接觸也能夠銷售的觀念也該扔進故紙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是否選擇一個產品,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影響,而購買決策的做出也將更加理性。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保持著神秘的面紗,與消費者不能相互了解,必然會被消費者淘汰。
其次,可以嘗試使用虛擬化的形象,來作為“代言人”。我們說到,未來,媒體和產品之間的界線會非常模糊,企業要做自己的媒體。但是,各類自媒體(如微博、博客等)都是以個人形象出現的,比如明星、企業老板、行業專家等等,對于煙草企業來說,無法將某個具體的人塑造成為自媒體的形象,但完全可以創造一個虛擬的形象,作為傳播的媒體。比如,可以使用企業自身品牌做演化,像川渝中煙的品牌“嬌子”,就可以經過擬人化的加工,為它取名、重新設計形象(區別于品牌商標但又不脫離品牌商標),建立性格標簽等,成為自媒體的代言人。也可以借助煙草相關產品創造擬人化的形象,像“老煙斗與小煙卷”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它們形象生動,語言風趣,在每次的對話中凸顯出不同的性格,趣味十足又貼近生活,給消費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第三,通過形象代言人,開展各類網絡活動。煙草企業的主要業務,是生產卷煙或者銷售卷煙,工業商業各自分工不同。但是,在網絡上,煙草企業不一定就要做與“煙”相關的事。就像潘石屹,他是地產大亨,但是主持、出書、拍電影,沒有一樣能跟房地產搭上邊,他也并沒有在這些行為當中,大力推介自己的產品,卻依然取得了宣傳效果。這卻正是煙草企業需要學習的精髓所在。一方面,消費者的戒備心理越來越強,甚至對于植入、軟文等等都開始慢慢樹立警惕心。另一方面,煙草受到的限制非常多。煙草企業的自媒體代言人可以就當前的熱點新聞事件發表看法,可以傳遞煙草相關的逸聞趣事,可以發起各式各樣的在線活動。最重要的是,它們是作為煙草企業的代言人,與消費者進行著互動,這是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一點。在消費者心目中,煙草企業被變得擬人化了,更接地氣,更有人情味兒,他不再是一個嚴肅、冰冷的企業,而是自己的朋友。這一點也是其他營銷傳播方式無法達到的效果。
最后,不斷學習和提高。在營銷傳播方式變成以自媒體為主的時候,其實對于企業本身的要求更高。企業作為一個開放的、面向公眾的形象,無論代言人是企業老總,還是虛擬形象,他的一言一行以及從一言一行當中體現出來的性格、品質與態度,都會影響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看法從而左右購買決策。在過去的傳播過程當中,煙草企業由于受到傳統廣告的限制,在對待大眾、對待傳媒以及與外界的溝通交流上,都還太少。因此,必須要多加學習,汲取經驗,才能少走彎路。所幸,如今已有很多成熟的例子可供借鑒。例如,煙草商業企業除了營銷產品之外,作為國企,還承擔著一定的宣傳與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這方面可以向“江寧公安在線”學習。2012年7月,新浪發布了《2012上半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并同步推出了政務微博十佳應用獎,“江寧公安在線”位居前三甲。截至目前,粉絲數量已經達到了768331名。作為一個輕量級的區級公安微博,開通于2011年2月份的“江寧公安在線”能做到這一點,可以說是個奇跡。對于煙草企業來說,完全可以借鑒怎樣讓消費者接受嚴肅、枯燥的煙草知識、行業政策等“冷知識”的方法。
總之,互聯網時代對于消費者心理的影響和消費模式的改變,導致了營銷傳播方式的變革。這對于煙草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在這個開放的時代,勇敢的走出去面對公眾,將企業自身當做傳媒,在互聯網時代的舞臺上與消費者進行一場你來我往、歡樂和諧的大戲,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