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新時期行業面臨的任務是堅持煙草專賣制度前提下,進行市場取向改革,使得行業具有更大紅利,具有更多活力。國家局也提出“改革的紅利在哪里?”的課題,如何從市場化角度正確解讀專賣法、適用專賣法,使專賣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與煙草專賣制度相統一,在保護市場和服務改革經濟之間實現平衡,是新時期行業適用面臨的任務,也是行業持續發展的必需。本文試從市場經濟與煙草專賣的關系、煙草專賣法對行業的作用及維護途徑進行探討。
一、正確理解市場經濟與煙草專賣關系
市場經濟與煙草專賣制度并不相悖,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一)市場與計劃均是經濟手段。市場經濟是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計劃經濟政府在運用計劃和行政手段對經濟運行進行調控,二者都是調節經濟的手段。經濟的復雜性、特殊性,決定了市場與計劃兩種手段使用方式、結合程度,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經濟領域必然會有所不同,不存在使用單一的調節手段,主要目的都是確保經濟運行良好持續。
(二)煙草行業需要一定計劃約束。煙草制品對一種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但又是特殊消費品,需要進行一定程度限制,國家也實行“寓禁于征”的高稅政策,在以高額稅收限制煙草產品消費的同時,也為國家提供財政收入,需要較多地使用計劃手段,煙草專賣制度便成為必然的選擇。
(三)實行煙草專賣與市場經濟有機統一。堅持專賣制度體現在“嚴格的計劃管理、堅持國有獨資、專賣行政許可”等外部管理方面,而在煙草行業內部,行業按照市場規律運行,根據供給關系來決定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開展品牌培育、產品營銷,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乃至實現品牌整合、企業兼并重組,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
二、充分認識煙草專賣法對行業發展改革的作用
實行市場取向下的行業改革,首先堅持煙草專賣制度,煙草專賣制度內涵體現在嚴格的計劃管理、堅持國有獨資、專賣行政許可等方面,作為煙草行業發展改革的基石與保障,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厘定了各個市場主體行為規則
煙草經濟活動中市場經營主體主要有三類,一類是處于初端煙葉原料供應的煙農,一類是中間環節煙草行業的工商企業主體,一類是處于終端零售戶,煙草專賣法明確規定這三類主體行為規則。煙農按照按照合同約定種植煙葉,并由煙草公司分等定價原則獨家負責收購。煙草工業企業在取得生產企業許可證前提下,按照計劃進行生產;商業企業取得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后,在規定的經營范圍和地域范圍內開展經營。零售戶取得零售許可證后,從當地煙草批發企業進貨,按照規定開展經營。
(二)保障了市場經濟運行秩序
一是外部市場秩序。專賣法賦予煙草執法部門對市場的管理職責與權力,對于非法生產、流通、銷售行為進行稽查與處罰,限制非法煙草專賣品的外部流入,維護市場正常合法秩序,確保行業對煙草專賣品的專賣專營。二是內部運行秩序。煙草專賣法律對煙草企業內部生產經營及各項管理活動明確規定,行業也以此為依據制定各個領域的規范管理制度,覆蓋煙葉生產、收購、到貨源供應、煙草制品銷售各個環節,使得煙草在市場規律下合法合規經營,良性競爭、健康發展
(三)構建了市場立體管理機制
煙草市場管理是一個多方位、立體化的工程,涉及多個領域、多個環節,專賣雖然是主要管理部門,但重大與復雜案件需要公安、工商、海關、交通等多個部門協調配合,專賣法對此作了規定,確定每個部門的執法方式、執法權力、執法范圍作了明確規定,對于不同案件性質、各個執法環節分工、案件性質轉化移交等做了界定,形成全覆蓋、流轉順暢、銜接高效執法制度與程序,建立對市場監管與打擊的嚴密法律法規體系
三、把握煙草專賣法適用的原則
(一)方向上把握利益順序關系
作為企業來說,追求利益是天性,但煙草作為國有企業來說,具有政企合一性質,具有管理與經營兩大職能,不可能把考慮行業自身利益作為出發點,市場化改革中應該正確界定的各方利益,是推動行業市場化健康與持續發展的根本,煙草市場利益主體主要三類,一是國家利益、消費者利益,二是零售戶利益,三是行業自身利益。行業首先應該把國家利益、消費者利益放在首位,這是煙草專賣法的立法宗旨,也是專賣制度存在的根本,其次是零售戶利益,零售戶利益是行業利益的立足點,只有實現零售戶利益,煙草市場經濟才有生命力,最后是行業自身利益,行業應該在煙草專賣法律法規框架內,再確保前兩種利益的前提下,搞好幾種利益的協調與維護,正確處理“做大做強”和“共同發展”關系,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二)市場中把握保護與激勵關系
市場經濟的活力在于競爭,而煙草制品的特殊性決定了是在計劃基礎上的市場經濟,決定了行業改革是堅持煙草專賣制度基礎上的市場化改革,因此適用煙草專賣法把握好市場保護與激勵兩種關系。保護就是保護外部市場活動的合法性,內部經濟運行公平性和規范性,通過執法活動對各種非法生產經營活動予以制裁和處理,制約和規范有關煙草專賣品的生產經營行為,建立更為嚴格的監管、評價體系,實現市場的公平有序。激勵就是打破非市場性的地域封鎖和市場保護,在行業企業之間實現充分競爭,為各個企業的勞動、技術、管理、資本、品牌等要素提供平等競爭機會,利用好市場這一“無形的手”和調控這一“有形的手”,實現二者有機結合、高效組合,營造富有活力、充滿機遇的發展環境。
(三)執法上把握好管理與服務關系
管理與服務是專賣執法工作中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嚴格執法,加強管理,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執法形勢變化,根據零售戶不同性質和需要,開展服務性執法,文明執法、柔性執法等,可以贏得客戶的尊重和贊同,并讓客戶積極、自覺的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能讓煙草行業贏得客戶的尊重和信任,并促使客戶自覺、主動、有序的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真正實現專賣法規管理的目的,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
四、專賣法對市場改革的維護途徑
(一)以靜態立法規范市場改革
專賣法律法規是煙草行業的基本法律,主要規定了行業執法和管理中的根本依據和主要方問題,隨著改革的深入,還需以專賣法律法規為依據,做出更加充實和完善的制度規定,以解決過去沒有出現的問題,更好地為服務市場。
1、建設管控外部市場的制度。市場管理是一個復雜變化的過程,隨著違法分子手段的提高、科技的發展,一些新的違法手段開始顯現,一些沒有界定明確的違法行為影響執法的精準度。因此,要針對卷煙市場違法的新手段、新動向,制定打擊違法行為、管控市場的制度,使制度更新適應執法管理變化,為市場化改革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
2、完善規范內部管理的制度。市場化改革的根本在于激發行業企業的活力,行業內部公平競爭是關鍵,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建立自我約束的防范機制。健全科學有效的內控制度,從煙葉生產、卷煙營銷、專賣內部管理、執法權力運用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管,保障企業公平競爭。
3、健全宏觀計劃調控制度。市場是動態變化的,隨著行業內市場改革的深入,不排除一些企業由于形勢較好而盲目發展,造成規模過大,產品結構單一,造成效益效益下降,資源浪費,背離改革本意。因此要根據市場發展的態勢,充分考慮局部與全局、現在與長遠關系,從煙葉原料供應、生產廠家規模、布局、規模、產品結構數量等方面制定計劃調控制度,保證行業市場改革持續健康。
(二)以動態執法保障市場
1、執法維護市場。煙草執法部門通過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和聯合執法等方式,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凈化市場,保證煙草專賣專營落到實處。開展市場監管活動,運用各種信息監測手段,收集數據進行市場狀態監測,對市場異動做出分析、預警、處置,保障市場良性運行。
2、執法聯通市場。煙草執法不僅僅是管理市場,還應該服務于市場的聯動,執法中對于貨源結構、市場異動的需求獲取最直接的信息,對于市場卷煙品牌變化、零售戶的經營狀況第一手的資料,甚至對消費者、零售戶某些卷煙產品的喜好有前瞻性把握,要及時歸納分析,準確及時提供給營銷部門,實現有效的專銷聯動,實現行政執法與服務市場為一體。
3、執法反哺市場。執法不僅僅是“控”,還應該是“造”, 即培育市場。零售戶處于煙草市場最末端的客戶,也是卷煙品牌在市場的最終落地者,其規范經營的意識程度決定市場凈化程度,對卷煙品牌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