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上海煙業報》 加強成本管理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企業要正常運行和持續發展,首先要算好“經濟賬”。要把這本“經濟賬”做得漂亮,落腳點有兩個:一是開源,開源即增收,增加收入途徑;二是節流,節流即節支,節省不必要的浪費,開源加節流才能確保企業效益最大化。近年來,上海煙草根據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切實加強企業成本費用控制,通過各項制度的落實、工作流程的優化以及豐富多彩的載體活動,強化了全員成本意識,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015年年初,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啟動了“降本增效專項行動”,以分類管理為基礎,以歸口控制為保障,以推進資源優化整合和成本費用節約為導向,從控制原輔料成本、產品源頭規劃、節能減排、研發費用管理、人工成本控制、日常行政性管理費用、行業重點關注費用、資金存量管理、資產運營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多項控制措施,明確責任主體和配合部門。按照“全面規劃、整體統籌、分段推進、分批實施”的原則,以全員降本為基礎,營造全員參與、全面節約的氛圍;以重點環節降本為抓手,在投資、采購、研發、生產等環節落實降本項目,努力做到增收節支。
全員行動——
人人會當家,個個會算賬
各工商單位紛紛行動起來,組織動員員工,積極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員工們立足崗位,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尋找降低成本的環節,爭當節約標兵、挖潛能手。許多員工通過實踐探索,找到了為企業節支增收的新渠道,人人都成了“會當家、會算賬”的行家里手。
天津卷煙廠借助工廠精益平臺,以“找一找、算一算、比一比”為主題開展成本專項提案活動,通過打造降本增效測算模型、發布關鍵消耗對標指標等方式,推動全廠范圍的降本增效活動,提升職工降本意識。工廠推出包括煙葉原料、主要材料、工時成本、能源成本、其他五大類材料、七種降本增效測算模型和102項指標,在全廠范圍內推廣使用;同時向車間職工征集各個降耗點及降耗作法,對比車間操作人員的消耗指標,將控制優秀的消耗指標及操作經驗,以展板形式向全員進行展示,促進關鍵消耗指標的對標工作。2015年以來,全廠共推薦涉及維修、用能等多方面的12項精益成果,累計經濟效益達24萬元。
高揚公司、徐匯煙草等單位注重營造降本增效的濃厚氛圍,組織專門人員制作了降本增效專題宣傳片,依托合理化建議活動,在員工中廣泛征集金點子、好點子,發動大家圍繞企業管理、現場改善和精益制造等建言獻策,為企業發展群策群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員工不僅學會了如何在生產和工作中更好地控制成本,同時也嘗到了參與企業管理的“甜頭”。員工們深有體會地說:成本壓力就是改善的動力,有些小改小革看起來不起眼,但是聚沙成塔、積少成多,只要每個人都動起來,降本增效將潛力無限。
源頭控制——
深層次挖掘降本潛力
處理好“成本與發展”的關系,是應對稅利增長壓力的重要切入點。集團公司依托管理挖潛和科技進步,努力控制原輔料成本,做好產品源頭規劃和生產經營節能減排的文章,深層次挖掘降本潛力。
注重原輔料成本控制的應用研究。采購中心根據國家局提出的實現采購成本降低3%的年度目標,通過物資采購公開招標、內部挖潛原紙改良、國產替代進口材料等措施降低采購成本。在2016~2017年煙用材料公開招標中,采購中心將硬中華小盒與條盒的成本約束至每套4元以下,預計降低采購成本約7000萬元。在2015~2016年煙葉采購運輸費用的公開招標中,采購中心采取以短途5%、長途10%左右的降幅設置欄標價的方式,預計將運輸單價平均下降6%,每年節約煙葉運輸費用近300萬元。在技術中心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將白色框架紙、藍封簽紙等材料由進口改為國產,預計降低煙用材料采購成本約90萬元。
注重對產品源頭規劃的應用研究。技術中心先后完成中華(軟)封簽、大前門(軟)以及牡丹(軟)封簽試驗、框架紙試驗、金鹿商標凹凸工藝去除試驗以及金鹿條盒商標改進中樣工作、中華商標托板試驗等研究,節省了生產材料和操作工人勞動力成本。北京卷煙廠在產品設計中努力通過產品改造降低成本,保證產品的營業利潤率,2015年通過《推廣“降低出口卷煙的濾棒成本”經驗,在國內免稅市場進行應用》課題的實際應用,全年預計可節約成本240萬元。
注重生產經營過程節能減排的應用研究。上海卷煙廠二車間通過實施“改進熊貓(硬時代版)的生產組織形式”的成本課題,將熊貓(硬時代版)原通過花煙手工包裝改由三班生產機械包裝,利用先進設備提升工廠的熊貓(硬時代版)生產能力,也避免了二次包裝帶來的材料浪費,降低熊貓(硬時代版)包裝材料消耗水平;三車間通過對制絲線拆箱區域的設備改進,大幅改善拆箱區域的煙葉漏料、落料情況,減少煙葉原料損耗。
煙印公司凹印車間通過查找顯性浪費和隱性浪費的根源,開展自主改善:針對光油桶結構設計弊端造成使用后有0.5kg左右光油積留的現象,采取在桶體頂角處扎通氣孔及統一操作手勢的方法,確保剩余光油通過氣孔回流壓力,將桶內光油全部利用;通過推廣防偽油墨回收再利用方法,運用提高各色墨桶清桶率、調換任務時完全收集供墨系統余墨、回墨100%利用等舉措,降低防偽油墨和紅、白、光三個大滿版主色油墨的平均單耗水平,截止目前,防偽油墨單耗同比下降8.54%,降低成本132萬元,紅、白、光三個大滿版主色油墨單耗同比下降5%,降低成本77萬元。
摸清家底——
統籌調配優化資產配置
煙草企業家大業大,一方面具有較強的規模優勢,另一方面也存在資產閑置的情況。各單位整合現有資源,理清家底、合理調配,降低資產占用,提高單位資產的獲利能力和資源整體使用效率。
資產管理—盤活現有資源。投資管理處從整個集團的資源配置出發,開發奉賢原閑置的非煙糖酒倉庫項目,變閑置非煙倉庫為儲運公司外租煙葉倉庫,確保了集團煙葉原料存儲的穩定性,也盤活了奉賢煙草的閑置資產,在提升公司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分流人員的安置和就業,實現了多贏。
資金管理—注重當家理財。財務管理處作為集團資金管理的“大當家”,通過三項舉措,指導各單位提升資金收益。首先,通過科學籌劃,規范運作,與銀行協調將各檔存款利率均按央行基準上浮30%,在央行多次降息下仍確保了利息收益的上升,預計增加利息收益約8000萬元;其次,積極探索銀行存款新業務,2015年僅試點智慧存款就預期增加利息收入約2000萬元;第三,引導各單位合理籌劃資金收支,通過盤活公司資金存量、科學籌劃營運資金、調整優化存款結構等方式提高存量資金的經濟效益。
勞務管理—強調系統規劃。安保處積極探索區域聯防課題,形成聯防聯動機制,加強人防、技防有機結合,優化人力資源布局,統一管理模式,降低用工成本。延福大廈投入使用后,從總部抽調原需要重新配置的部分保安人員,節約費用80多萬元;通過資源整合使上海卷煙廠減少保安人員10人,比原計劃降低成本約65萬元;調整煙草博物館、海煙大酒店的消防控制室監控人員構成,降低企業綜合用工成本。
適應形勢——
流程再造突出“精”與“嚴”
加強對費用管理流程的研究,堅持降本增效的長期實踐。集團公司各職能部門、基層單位主動適應管理新要求,從薄弱環節入手,對工作內容、流程以及管理方式進行了優化調整,一項一項找差距,一個一個問題解決,努力尋找降本突破口。同時,集團公司注重頂端管理設計和長遠成本戰略的實施,提升發展質量,保持集團競爭優勢。
信息化建設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經濟信息中心以信息化項目投資、運行維護為落腳點,積極謀劃,探索實踐。一是把控項目建設,注重“精準平衡”的信息化投入,確保投資穩。2015年,按照“穩控投資總量、平衡投資結構、優化投資策略、提高投資質量”目標,信息化投資從“大而全”轉向“準而精”。二是總控運維成本,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化保障,確保運行穩。圍繞運行維護,進一步整合信息化資產的效用,盤活已有的信息化軟硬件資源,實現信息化硬件設施的利舊與集約使用,實現軟件系統的整合,減少運維成本。三是探索“先進適用”的信息化布局,確保架構穩。圍繞信息化的統籌規劃與頂層設計,持續IT治理的探索,從全局視角設計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架構,健全信息化決策組織和機制,強化企業架構與標準的統一管理,明確集團信息化建設未來的發展方向,確保重大工程與重點項目科學有序推進。
加強對“三公經費”等開支的重點監管。局辦公室、財務管理處等相關職能部門對“三公經費”等重點費用做到嚴字當頭,不斷完善相關支出標準、審批流程及報銷規程,明確分級歸口職責,從年度計劃、預算編制、審批報銷、實施過程、效果評估等方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截止目前集團業務招待費、會議費、國內市場營銷費、車輛運行費等重點費用較上年同期減少10%,重點費用總體執行在控制范圍內。
加強日常行政性管理費用的控制。楊浦煙草以信息系統提供的大數據為支撐,加強辦公用品及日常用品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