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競爭產生危機,又在危機中競爭,危機不單是來自外部競爭,也來自企業內部。進取精神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改變企業的,企業由此變得卓越。首先,平衡企業內部的矛盾與沖突,由此化解企業內部危機。同時,激勵員工上進,做進取型的企業,培養和造就專業型員工。其次,在此基礎上,樹立戰勝困難的工作理念。企業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就有了保障,而且是有價值意義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這樣,企業在對外競爭中,就有了競爭實力。在戰勝競爭對手的同時,就能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
一、危機中的競爭
1.1 危機難以避免,追求卓越企業才能成功。上世紀的1982年,管理學大師,后現代企業之父托馬斯·彼得斯出版了《追求卓越——美國企業成功的秘決》一書,該書曾經被譽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20本商業圖書,管理學圣經。后來的研究者認為該書開啟了商業管理書籍的第一次革命,真正將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密切地結合起來,成為轟動整個管理世界的經典法則。當時,處于危機中的美國企業,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
《追求卓越》是在日本企業在世界上不斷進攻,美國企業卻是不斷敗退的大背景下出版的。書中成功的實例,不單是振奮了人心,鼓舞了斗志,更重要的是指明了當時美國企業的成功之道。故有學者認為:《追求卓越》的出版成為美國商業的拯救者和美國商業史上的轉折點。
托馬斯·彼得斯所處的時代是個經濟危機的時代。二戰后至70年代時期,美國的經濟是以凱恩斯主義為指導思想,實行國家干預。凱恩斯主義在當時被認為是復興美國經濟的靈丹妙藥。但70年代美國的失業率和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國家干預失效,經濟出現了危機。而這個經濟危機正是以凱恩斯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結果,西方經濟出現了第二次危機。
在此前,美國的經濟指導思想是以馬歇爾為代表的劍橋學派理論,即自由主義經濟,自由主義經濟實際是個市場經濟,一切經濟行為都是由市場自行調劑,認為國家干預是多此一舉。然而,三十年代美國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自由主義思想找不到應對經濟危機的措施,西方經濟出現了第一次危機。這樣,凱恩斯主義取代了自由主義經濟。
1.2 競爭產生危機,又在危機中競爭。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企業競爭。在國內,不但在行業間有著競爭,行業內部也存在著相互競爭。從品牌市場培育來看,是企業競爭的初始,而不是企業競爭的結束。事實上,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競爭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如果有結束,那也是企業的結束,而不是競爭的結束。
70—80年代時期,日本憑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對美國及西歐等國發動經濟挑戰,日本企業不斷逼進。面對日本的強勢進攻,美國企業不斷敗退,美國企業又找不到行之有效的競爭對策,這樣,美國企業深陷于危機。托馬斯·彼得斯看到了美國企業的致命弱點,他發現:只有卓越的企業才能危機中戰勝對手。
1.3 危機由局部向整體發展,由某一方面危機發展到系統性危機。當代的競爭,由企業之間的競爭發展到行業之間的競爭,由行業之間的競爭發展到金融的競爭,最后,發展到國與國之間的綜合實力競爭。競爭不但難以避免,今后,可能會變得更激烈,企業沒有任何退路。站在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來看,追求卓越和成為卓越的企業,應是煙草企業今后的最佳選擇。
1.4 危機持續,競爭升級,全面競爭將向縱深競爭發展。當今,中美貿易大戰就是當年日美競爭的升級,只不過是主角已變換為中美兩國,形式變換為貿易大戰。從本質上來說,仍是中美企業競爭。煙草企業雖然暫時未直接涉及其中,但從競爭縱深發展的角度來看,由間接性的競爭轉變為直接性的競爭是很有可能出現的。
二、優秀企業的進取精神
2.1 進取精神創造奇跡。2017年江西煙草圓滿地實現了“二三七”和“三個位次前移”目標,“金圣”品牌增量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打贏了“金圣”品牌營銷翻身仗,創造了卷煙營銷奇跡。江西煙草以“四個一”的工作理念攻堅克難,體現出卓越企業的進取精神。這個奇跡是在社會盛行拜金主義的背景下產生的,是奇跡中的奇跡。對于一個理論工作者,應當密切關注并認真研究。
不可否認,營銷戰略在打贏這場硬仗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企業的進取精神。當時,處于困境中的江西煙草,如果沒有進取精神,再好的營銷戰略也會落空。所謂的硬仗是決戰性的戰役,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不僅僅是一場勝仗,更為今后的總體戰略的勝出,打下必勝的基礎。
2.2?進取精神的特征。(1)做負責任的企業。牢記使命、責任、擔當,對國家負責、對企業負責,成為負責任的企業。(2)激發員工的責任意識。員工“用心、用情、用力”地工作,企業對員工負責,員工對企業負責,成為負責任的員工。(3)樹立屬于我們市場的煙一箱也不丟失,屬于我們的客戶一個也不忽視,我們應該做的工作標準一絲也不降低,我們的工作節奏一刻也不放松的工作理念。(簡稱為:“四個一”工作理念)。只有這樣的工作理念,才是優秀的煙草商業企業。(4)全面進取和不斷進取。
2.3 以理念的形式融洽于企業是進取精神存在的最佳方式。當進取精神轉化為企業理念,并且融洽到各方面的工作,才能達到全面進取和不斷進取的目的。進取精神在改變企業的同時,其自身也要適應社會的變化,這樣,才能達到不斷改變企業的目的。
進取精神若獨立存在于企業里,容易空洞,難免流于形式。既難以發揮出它的作用,也達不到不斷進取的目的。江西煙草的進取精神融洽到以下八個方面,實現企業全面進取和不斷進取。(1)煙葉生產市場化新突破。(2)卷煙經營規范新突破。(3)市場管控新突破。(4)營銷網建新突破。(5)品牌協調健康發展新突破。(6)干部員工隊伍素質提升新突破。(7)管理創新業務轉型新突破。(8)黨建工作新突破。
2.4?拜金主義迷失在金錢利益中。工業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服務業不斷興起,它是社會工業發展達到飽和程度的結果,國外經濟學者稱之為后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產生出企業的內部危機,比如;人生缺失信仰,精神空虛,人與人之間相互不信任,社會盛行拜金主義。它不僅破壞了人與企業、人與社會的正常關系,而且扭曲了人的世界觀,使人與企業、與社會變得對立。
“寧可坐在寶馬車內哭,也不騎在自行車上笑”這是當代拜金主義的真實寫照。在煙草企業的表現,就是為了個人利益,對企業、對國家不負責任。在舊社會,從封建社會“有錢能使鬼推磨”發展到資本主義“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的極端,拜金主義走到極端又死灰復燃。危機不單是來自外部競爭,也來自企業內部。從深層次上汫,是企業內部產生的,其根源是人的思想迷失在金錢與利益中。
對金錢與利益的追求,古人有個生動的比喻“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鳥本是以食為生,若因食而死,則適得其反。同樣,人的生活需要錢財,但若因財而死,則失去了求財的目的。負責任的人,應當追求金錢與利益,因為,他不但要養活自己,還要承擔起撫養家庭其他成員的責任與義務。但人在追求金錢與利益時,不單要承擔家庭的責任與義務,更要承擔集體、社會的責任與義務。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失去了求財的意義,就會迷失在金錢與利益中。
2.5 “進取型”的企業必然是杰出的、有作為的企業。江西煙草自2017年初,開始建設“進取型”企業,其戰略目標是做優秀煙草商業企業。進取精神是企業的全面進取,不是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進取,并且是不斷進取。進取是知難而進,是一種有作為的行為,不斷進取,是大有作為。這與《追求卓越》有著共同和相似的理念。只是,托馬斯·彼得斯的“卓越”是理論型的,江西煙草則是實踐型的。
如果“進取型”的企業是不作為的和不具有連續作為的,或是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作為,這與進取精神是相矛盾的。“進取型”的企業是大有作為的企業,這就不是一般的優秀,是杰出的優秀。因為,一般的優秀企業只是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優秀,不具有整體性,并且不具有連續性。平庸的企業是不會追求進取的。
“卓越”的詞意是杰出,非常優秀,出類撥萃。卓越有時需要與平庸進行比較才能顯出,有時是在危機和困境中才能顯出,或者在競爭中辨別出來。危機和困境中的競爭最能體現出企業的“卓越”,沒有危機和競爭卓越很難顯示出來。競爭中,以弱勝強更能體現出卓越,弱者之所以戰勝強者,是因為弱者的外表隱藏著“卓越”的內在。因此,卓越不僅僅是外在的因素,更有內在的因素。
三、進取精神如何改變企業
對成功的企業,需要總結成功的經驗,用成功的經驗指導企業的實踐。對處于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