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盛極一時的香煙,是一個時代的象征,亦是歷史的承載體,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火。
——魯迅
在上個世紀初的時候,華夏大地處于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伴隨著西方列強不斷入侵,中華大地上的西方工業以及文化不斷沖擊著傳統的華夏文明,當實業救國口號開始盛行之時,諸多國人開始興辦企業,在此期間,西方的諸多企業家也在此刻進入中國市場,在這其中,香煙企業以及制煙廠也迅速發展起來,民國時期的思想沖擊,使得香煙順應時代潮流開始流行,這這期間也出現了很多暢銷的香煙。
民國時期的香煙,大部分都是由英美煙草公司生產的,老刀牌香煙就是這家企業最早在我國生產的卷煙之一,不過老刀牌香煙在剛進入中國市場之時,并未在第一時間受到國人的認可,究其原因便是老刀牌香煙的前身是由英國惠爾斯公司所命名的,當時煙盒上的英文字母pirate cigarette,意在詮釋著自己侵略者的身份。
這樣的宣傳手段在當時受到了很多愛國人士的抵制,進而也就導致了這款香煙在初入中國市場之時不僅沒有受到認可反而還遭受了大范圍的抵制,后來當6家英美公司共同合并為英美煙草公司的時候,這款香煙才改為老刀牌,同時香煙包裝上的圖案也改成了一個持著刀的商人,也是這一改動,逐漸的被國人所認可,且成為了第一批進入中國人眼中的卷煙。
在當時,老刀牌不僅是家喻戶曉的香煙品牌,同時也是動蕩年代的一些代號承載體,倘若有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如今很多影視劇當中,經常會出現老刀牌香煙的影子,不過這款曾經暢銷的香煙,在建國之后經過諸多改動后,由于無法適應潮流的發展,最終在1997年的時候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哈德門在當時也擁有一席之地,不過后來由于其香煙本身帶有殖民色彩,在1963年被停止生產,一直到29年以后,這款香煙才重新在青島煙卷廠出現,且時至今日依舊活躍在我國的香煙市場。
有一種香煙極具民國時期的特色,需要知道的是民國時期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這是一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碰撞的時代,這些現象在民國女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她們身上有著古典與潮流相撞后的獨特韻味,同樣他們也是沖破傳統思想以及封建禮教的新時代女性,當這個時代的女性地位逐漸提高,旗袍大波浪也開始流行。
不過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這些曾經暢銷一時的香煙品牌有的隱匿在歷史的潮流當中,有的則繼續活躍在大眾香煙市場,它們身上不僅僅只是時代的標志,同時也帶著濃重的歷史氣息,以至于現在很多煙民十分喜歡收藏上個世紀民國時期的煙盒,對這些人而言,他們收藏的不僅僅只是,一張帶有圖案的紙質,更多的還是收藏一個時代的歷史氣息,通過這些煙盒,他們能夠看到屬于那個時代的別樣風情。
仔細回憶一下,至少也是40年前發生的事情,就是一包香煙拆開賣的年代,也讓人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那時物資匱乏,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冬天家家都有菜窯,儲存著白菜、土豆、蘿卜等幾種有限的蔬菜。那時因為年齡小,現在回想起來,頂多就是“窮并快樂著”,必竟那個年代是我們這些六七十年代生人的兒童時期,而童年,是每個人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期。記的那時縣城里有一家卷煙廠,同學有家在卷煙廠的有時會偷偷溜進廠里,拿一些尚未切割的卷煙出來,我們幾個調皮的男同學,乘著冬天給班里生爐子的機會,悄悄的模仿大人抽煙,可因為煙沒有切割,抽也抽不動,滿嘴苦哈哈。
記得那時還是計劃經濟時期,購買生活用品還需要票證,香煙也要憑票供應,只有什么古巴煙,朝鮮煙以及個別幾種幾分錢的煙不要票。
香煙作為我國一種獨特文化,雖然在明朝時期才進入我國,不過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他與酒在中國獨特的社交文化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然而當人們說到香煙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便是有害健康,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香煙對于煙民來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壓力,不過它對于人的身心健康卻沒有好處,所以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提倡戒煙,煙盒上的包裝也沒有以前漂亮了。
我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同樣也是煙民人數最多的國家,當煙民聚在一起之時,有一個話題就是探討他們曾經抽過的香煙,這些香煙隨著時代的變化,成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美好回憶,倘若不認識這些香煙品牌,或許也就無法融入那些老煙民的話題圈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