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日經亞洲觀察》報道編譯 雖然日本煙草的卷煙業務目前舉步維艱,但其一度一蹶不振的制藥業務正在取得新的成功。但制藥業務只占該集團利潤的3%,而且顯然沒有多大的增長勢頭。
制藥業務首次盈利 無異于一支強心劑
2017年3月22日,4505人出席了日本煙草在東京酒店舉行的股東大會,創歷史參加人數之最。但是,本次股東大會一改往年討論煙草制品的慣例,而是聚焦探討了集團的制藥業務。
2016年,這些股東紛紛敦促公司停止制藥業務,當時該業務長年處于虧損狀態,且無任何增長前景。目前,商業環境艱難,煙草作為支柱業務已是寸步難行,因此,他們今年調整了戰略布局。
此外,制藥業務正在快速增長。截至12月份的本財政年度,該業務的營業利潤減去非經常性項目預計約增加一倍,達到190億日元(合1.71億美元)。2016年,該業務八年來首次創下營業利潤。
本次成功逆轉源于一種抗艾滋病毒藥物使用了日本煙草研發的物質。西方市場對該藥物的治療需求正在飆升,因為片劑對腎臟和骨骼的影響要比其他方案小。
該藥之前專門面向海外銷售,但子公司Torii Pharmaceutical今年推出了該產品的國內銷售,這將帶來顯著盈利。
煙草業務不盡如人意
另一方面,日本煙草的煙草業務不盡如人意。其國際業務占業務總量的57%,由于在發展中國家擴展了銷售,因此,今年有望實現利潤增長。
但在日本,由于美國煙草巨頭菲莫國際公司研發的加熱卷煙iQOS,日本煙草預計該集團紙質卷煙的銷售額下降10%。日本煙草正在忙于推廣自己的Ploom Tech煙草霧化裝置,但合并營業利潤預計將下降6%至5600億日元。
“軟性增長是暫時的,”日本煙草總裁小泉光臣說道。但是,這并沒有消除懷疑論者的疑慮,特別是考慮到更嚴格的吸煙法。國際經紀分析師表示:“對增長的期望正在逐漸淡化。”
日本煙草通過收購實現增長的戰略也變得越來越難以實施。這是因為菲莫國際和英國的競爭對手英美煙草在這場競逐中已占據領頭羊的地位,而且這兩大公司的規模也領先于日本煙草。
已有呼聲希望日本煙草收購世界排名第四的英國煙草生產商——帝國品牌。然而,歐洲的反托拉斯法規等障礙阻礙了該收購進程。該公司的制勝之道失去了作用,而其唯一的煙草增長戰略正在遭遇瓶頸。
鑒于此,日本煙草的投資者現在如此執著于制藥業務。小泉告訴股東,“通過經營的增長,我們最終實現了平衡的盈利結構。制藥在補充利潤增長方面非常重要,”他補充道。
但與會者不同意這一說法。制藥業務的作用不應該僅僅補充煙草,而“應該與煙草業務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有人說道。
目前股價低迷,上述觀點也與由此帶來的焦慮有關。日本煙草仍然徘徊在2016-2017的低點3607日元,沒有復蘇跡象。
目前,日本煙草在收購更多的制藥業務方面非常謹慎。執行副總裁Yasushi Shingai說:“首先我們把研發放在第一位。目前,沒有計劃立刻擴展業務。”
為了結束股價和收益的下滑,日本煙草需要擺脫對煙草的執迷態度,并表明制藥業務能夠持續增長。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