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國際經濟時報》 1997年的普利策新聞獎頒給了一部美國煙草業百年爭斗史的著作——《煙草的命運》,引起一時轟動。它的作者理查德·克魯格,曾先后任《華爾街日報》記者、《福布斯》雜志和《紐約郵報》的撰稿人。
近20年后,美國加州新法規將合法購煙年齡提高至21歲,再次引來了卷煙制造商和黨派的反對。昔日的時髦消費品變做現世的危害品,美國煙草業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起落。而隨著電子煙的問世及流行,煙草的命運又將被引向何方?
“夏威夷第二”
美國加州州長杰瑞·布朗5月4日簽署法律,從今年6月9日起,加州合法購煙年齡從18歲提高至21歲。任何人向年齡在21歲以下者提供煙草、煙草用具等,將被控輕罪并處以5000美元罰款。
除此之外,布朗當天還簽署了多項與禁煙相關的法律,包括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擴大禁煙區域,在酒吧、工作場所的休息室、小型商業、倉庫、酒店大堂和會議室內、特許學校等地均不得吸煙。
提高法定購煙年齡等系列法案遭到了卷煙制造商和共和黨方面的反對。前者稱,法定投票、參軍、合法簽署文件的年齡為18歲,成年人應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后者表示,州政府不應該參與監管民眾的個人選擇。
2015年,夏威夷州率先通過法律,將吸煙年齡從18歲提高至21歲,并在2016年1月開始實行。這是全美第一個提高購煙年齡限制的州。此前,新澤西州議會也已投票將抽煙者年齡從19歲提高到21歲,但共和黨州長克里斯蒂決定在今年1月截止日期之前不采取行動,令該法案夭折。如今,加州將緊跟夏威夷州的腳步。
三大煙草商
全美的統計數據表明,大約95%的吸煙者在21歲前開始使用煙草。若能夠實現煙草購買者法定年齡的提高,對于提升青少年和年輕人的健康水平,無疑是政府的一件“功德”。不過,對于煙草商而言,情況可就沒那么樂觀了。
自從煙草開始出現在美洲大陸,由于擁有適宜的土壤、氣候、大量的可耕地以及從事煙葉生產的奴隸,美國逐漸成為了世界上人均煙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
海灣戰爭讓美國的軍火公司發了大財,而對于美國的幾大煙草公司而言,這場戰爭同樣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商業機遇,卷煙開始成為軍營中的“硬通貨”。
經過戰爭的洗禮和營銷手段的翻新,美國煙草行業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作為當今世界上第一大煙草公司,總部位于美國的奧馳亞集團下屬公司菲莫美國,是萬寶路等知名卷煙品牌的制造商。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食品制造商,著名的卡夫食品公司即是其麾下一員。
另外兩個競爭者是雷諾美國和羅瑞拉德公司。雷諾美國銷售駱駝等卷煙品牌,而羅瑞拉德公司旗下則有健牌、小牛等品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這三家公司的卷煙銷售量占到了美國國內卷煙總銷售量的85%左右。
2014年,市場份額排在第二的雷諾美國與位于第三名的羅瑞拉德公司,宣布合并為一家市值高達560億美元的煙草巨頭,重塑了美國煙草行業的市場格局。
也是在這一年,有媒體報道,美國煙草市場的年銷量大約為900億美元,但在以每年3%的速度萎縮。
從“賺錢”到“賠錢”
自從哥倫布從美洲把煙草帶到歐洲,吸食煙草成為時尚,達官貴人無不以吸食煙草作為雅好,連丘吉爾都成為頂尖的煙草廣告代言人,他叼著煙斗的畫面曾是很多煙草客的偶像。
煙草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許多人的普通日常消費品,更是成為一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以美國為例,卷煙的銷售需征收聯邦稅、州稅及消費稅。聯邦稅大約為每包1.01美元;州稅則從密蘇里州的0.17美元到紐約州稅4.35美元不等,平均大約是1.46美元。一些城市還會另征卷煙稅,比如紐約市會在州稅4.35美元的基礎上再征1美元的稅。因此,一包卷煙在紐約市的價格包含了6.36美元的稅金。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美國卷煙稅率大約為45%。
不過,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性,各國政府以往對煙草行業所采取的姑息態度也在逐漸收緊。
自從尼克松政府后,煙草企業被禁止在電視上做廣告。而由于背負著誤導消費者吸煙并從中牟利的罵名,煙草行業也一直盛產“天價”賠償訴訟。1999年,美國司法部以欺詐罪名起訴美國五大煙草公司,索賠2800億美元,一舉成為美國歷史上賠償和罰款金額最高的案件。但6年之后,其請求被駁回。
2008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一位名叫辛西婭的女士將雷諾美國告上法庭,理由是,后者故意隱瞞卷煙對健康的危害。她的丈夫因吸煙成癮,于1996年死于肺癌。六年后,法院判雷諾煙草賠付236億美元。
煙草工業信息服務機構TMA預測,到2017年,美國卷煙消費量將會下降到2050億-2430億支之間。富國銀行常務董事長兼煙草數據分析師邦尼·赫爾佐克預測,到2023年,美國煙草消費量會降至840億支。
然而,在傳統卷煙式微的同時,電子煙又開始冒出頭來。電子煙廣告已經開始重返電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正在考慮規范電子煙,但新規定沒有提及廣告限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