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段時間,在甬(寧波)臺(臺州)溫(溫州)地區風行一時的中華(硬)卷煙反常降價,引起了筆者的深刻思考:中華(硬)卷煙作為甬臺溫地區近幾年來紅白喜事飯桌上必備的宴席用煙,其在煙草公司的銷量老大哥地位一直未曾被取代過。根據近三年的中華(硬)卷煙市場銷售價格分析,前兩年的高位價格一直在425元/條左右,主要集中在結婚等喜慶日子較多的12月份至次年2月份間,低位價在385元/條左右,時間段為每年的6月份至9月份間。今年,隨著甬臺溫地區掀起一股生育龍寶寶的熱潮,年初以來至五月中旬,都將會迎來嫁娶高峰期,按理說,這個時期內的中華(硬)卷煙市場價格應該會維持在400元/條以上的價格。但是,其實際的市場銷售價格卻有點出乎人意料——最低時為370元/條。
中華(硬)卷煙到底怎么了?根據筆者的市場調研結果來看,中華(硬)卷煙作為紅白喜事宴席用煙主打品牌的地位不曾改變。而中華(硬)卷煙卻在本該高價位運行時掉價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大部分今年上半年準備辦結婚喜宴的家庭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足夠其宴席使用的中華(硬)卷煙;二是從事結婚喜宴卷煙配送的經煙大戶錯誤估計客戶的卷煙消費需求,盲目儲存大量中華(硬)卷煙。至此,似乎筆者所要表達的中華(硬)卷煙銷售量多及高價銷售為何會經久不衰、又為何會離奇降價銷售仍有價無市已經闡述清楚。但是,筆者仍想就甬臺溫地區中華(硬)現象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中華(硬)卷煙離奇降價是對民眾消費理念盲從,一味跟風攀比的嘲諷。前文中,筆者已經提及過近年來中華(硬)卷煙在甬臺溫地區的風頭可謂是“無煙出其右”。這一現象的背后,其實就是不法煙販惡意炒作卷煙市場,消費者缺乏健康消費理念、盲目跟風攀比的惡果。在甬臺溫地區的卷煙市場上,所能見到的最明顯標志就是印著中華等高檔卷煙外包裝圖案的煙酒商店,這些煙酒商店很大一部分就是“中華(硬)現象”的炒作起來的幕后黑手。這部分不法煙販先是將本地卷煙市場的中華(硬)卷煙炒作到逢宴席必用中華的熱度,再通過非法渠道從外地區以略高于批發價的回收價收回中華(硬)卷煙,販運到甬臺溫地區高價出售,牟取暴利。而甬臺溫地區的大部分消費者都有盲目跟風、互相攀比的心理,這家今天辦宴席每人發一包中華煙、那家明天辦宴席就要發兩包中華煙。因此,中華(硬)卷煙在甬臺溫地區從來都是供不應求。說到這里,也不得不說中華(軟)329卷煙,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數字——329,一個僅僅只是代表卷煙生產所屬班組機器的數字,在煙販的炒作下,它產生了帶動其“主人”比同類中華(軟)卷煙市場售價高200元/條的價值。
二、中華(硬)卷煙離奇降價是對煙草公司市場行情掌控能力不足的指責。卷煙的出廠價、調撥價、批發價、市場銷售價都有嚴格的價格審批程序。這些價格的制定和實施都認真經過生產價值蘊含值估算、消費者接受能力和卷煙市場銷售能力等數據的調研。但是最終,中華(硬)卷煙的價格漲跌決定權卻是掌控在非法炒作卷煙市場價格的不法煙販手中,這不能不說是對煙草公司市場行情掌控能力不足的一種指責。煙草公司作為具備卷煙批發資格的商業法人,對卷煙市場供應、卷煙市場行情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多年的市場信息收集及預測后,按供求關系緊張程度適當調整個別卷煙的市場投放量應該也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目前為止,煙草公司仍然借助全煙草行業政企合一的優勢,固步自封,不思如何有效解決市場中存在已久的痼疾,只是沾沾自喜有搭配著銷售了多少政治煙、面子煙。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嚴重危害卷煙市場的正常結構。試想,在本地沒有固定消費群體的卷煙,盲目就進行大批量投放,這部分堆積起來的滯銷卷煙除了外流,還有其他消耗途徑嗎?
三、中華(硬)卷煙離奇降價是專賣管理部門維護卷煙市場秩序不力的鞭笞。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卷煙市場秩序的守護神,所擔負的責任之重可謂不言而喻。回過頭來細想,中華(硬)卷煙一反常態、離奇降價,專賣管理部門就沒有一點責任嗎?相反,責任重大!中華(硬)卷煙的離奇降價就是對煙草專賣管理部門維護卷煙市場秩序工作不力的一種鞭笞。根據筆者觀察,現在的很多專賣執法部門多抱著一種觀念:只要做好卷煙打假破網工作,確保上級考核時卷煙市場凈化率能夠達到98%以上,專賣管理工作就算可以了。這是一種觀念問題,一種隨遇而安、消極對待的態度。如果專賣管理部門只是充當本地煙草公司卷煙訂貨量大幅度下降、銷路不暢時的開路兵,那何故設立內部監督管理?如果專賣管理部門在煙草公司貨源不足時,面對外來卷煙進入本地市場銷售而無動于衷,何來專賣法律威嚴?因此,現階段的專賣管理部門要在觀念上作轉變,切實加強隊伍素質建設,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對于所有的受監管對象——包括當地煙草公司,若有違法違規行為,必嚴懲不貸。
很多時候,對待煙草行業所取得的成績都是歌功頌德為多。回過頭來,也應該要認真找尋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切莫諱疾忌醫。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