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陜西中煙延安卷煙廠緊緊圍繞工廠生產經營管理,引入了現代化工廠管理理念——課題研究,通過三年來的課題研究,在文化管理、預算管理、設備管理、生產管理、內部監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夯實了基礎管理,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立項課題40個,職工參與人數達到480人,2010年、2011年分別創造經濟效益約3600萬元、4000萬元,獎勵金額約100萬元。員工思想觀念得到轉變,實現了傳統管理向現代化管理的轉變。同時激發了科技、管理等人員的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著力解決了影響生產經營活動的瓶頸問題。為更好的發揮課題管理在工廠的應用,提升課題研究水平,進一步提升課題研究思路,提出“精確選題、攻克難題、提高質量、培養人才”總要求,課題管理辦公室著眼于企業長遠發展,重視課題研究深度、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加強課題立項管理,強化過程管理,以課題組研究為核心,依托評審組跟蹤檢查和結果評審,有力的推動課題研究,確保課題研究效果和質量。
一、課題研究歷程
2008年技改搬遷以來,廠黨委廠部高度關注新技術裝備、自動化程度的提升與人員素質、管理方式、技術水平等方面適宜性,如何解決,迫在眉睫,通過調研分析,廠部提出了課題研究的工作思路來解決工廠在實際管理運作和技術革新等方面面臨問題,策劃了管理提升、技術提升、人才素質提升三大工程。
2009年技改新線投產試運行,新裝備、新工藝、自動化系統等先進的技術引入,原來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設備性能的有效發揮、人員與設備的匹配性等方面制約工廠的持續發展,為有效解決系統性問題,廠部確定了10項攻關課題,全面提升管理、技術、人才素質。
2010年工廠全面推動工廠基礎管理上水平,落實對標創優工作,發揮科技、管理等人員的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激發員工活力,努力實現創建優秀卷煙工廠,廠部確定了8項攻關課題。
2011年改變員工思想觀念,實現傳統管理向現代化管理的轉變。圍繞“1132”工作目標,解決生產經營活動中影響工廠發展的瓶頸問題,廠部確定了22項攻關課題。
2012年圍繞生產經營活動,系統梳理,深入分析,攻克生產經營中的難題,系統性、深層次研究課題,提升職工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和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廠部確定了8項攻關課題。
二、建立課題研究保障體系
創新管理思路,工廠成立了課題研究管理辦公室,負責課題研究全面管理工作,轉變了部門負責人擔任課題組長觀念,改變為中層干部、科技人員或普通職工擔任;通過申報、初評、復評三個環節確定了技術含量高,研究層次深,具有系統性和創新性的年度課題,實現了課題研究向小型化轉變,即時調整課題研究內容,適應生產組織需要;針對不同的課題,按照專業對口,成立了課題研究評審組,對課題研究全過程跟蹤檢查和驗證;建立了“課題研究管理辦法”和評價體系文件,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對立項、評審、過程實施、宣傳、效果驗證、成果應用等環節嚴格監控,客觀、真實等對課題研究全過程進行評價。
三、嚴控立項管理,提升課題研究質量
1.提升基礎管理水平。根據行業、公司、工廠中心工作,圍繞管理創新、創優指標、技術提升、工藝質量管理等工廠年度工作任務及生產中面臨的亟待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進行選題。要明確選題依據、立項標準、評審過程等,規范了課題名稱、立項評審等要求,修訂完善《課題管理辦法》和評價體系。
2.重視課題立項調研。對各部門申報的課題進行初步審核,開展專題調研活動,與申報部門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相關職能部門深入交流,通過數據采集、現場查看等方法全面了解課題研究背景、實施內容和工作方向,掌握課題研究的核心工作,從而在研究內涵上提高研究深度,研究過程中內容時間要求明確,研究成果上解決實際問題,效果上促進工廠管理、技術水平提升,使得課題研究方向更加符合企業實際和長遠發展需要,確保課題研究立項質量。
3.確定年度重點課題。課題管理辦公室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從課題研究內容的可行性、實用性、重要性、先進性等方面討論,結合課題立項評審要求,對申報課題按照QC、小改小革、課題三個類別劃分,確定了“影響原料消耗因素的調查與研究”等八個年度綜合性重點課題,明確了課題組長、課題目標、課題實施要點和完成時間節點,評審組組成等,同時對明確了其他課題的所屬類別,要求課題、QC、小改小改同步開展。
四、強化過程管理,確保課題實施效果
1.重視組織管理。組織管理是對課題研究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督促課題研究工作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組織實施,是課題研究成功的基礎保障。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課題組長負責建課題研究小組,成員自愿參加,同時關注課題研究過程中部門之間協作、溝通問題,課題研究人員數量由2010年105人增加到2011年150人,涉及到科技、管理人員和普通職工;二是課題小組成員要嚴格把關,不論職位高低,吸納科技、青年員工參加,充分發揮其理論聯系實際,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創新能力,為其成長搭建平臺,為工廠發展培養人才,實現課題人員參與程度更加寬泛,達到基層化、群眾化;三是拓寬課題組人員創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搭建技術交流平臺不定期召開課題研究協調會、專題會議等,促進部門、崗位之間成果相互交流,實現技術交流、資源共享,提升工作水平和業務水平,有力推動課題研究,促進工廠發展。
2.重視評審管理。課題管理辦公室下達課題時,成立評審組,配合課題管理辦公室按照立項時間節點要求,每月跟蹤檢查課題實施進度,協調解決課題研究過程存在問題。運用專題會議討論課題研究工作思路、工作方向、階段性工作進度和調研報告等內容,嚴格把控課題研究方向和工作思路,技術人員從專業角度指出了課題研究查找問題的深度和準確性以及存在問題,提出指導性建議和要求,同時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解決問題思路,確保課題研究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有力的支持了課題深度開展。采取現場調查的方法驗證課題取得的效果,保障課題研究成果有效。針對不同的課題確定評價內容,使得課題研究有方向、有重點、有深度、有廣度、有成果,內容完整,資料規范齊全,建立從過程管理到評價管理的管理體系,客觀衡量課題研究結果。
3.重視課題研究。課題組圍繞“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鞏固措施—成果轉化”的流程開展工作,注重課題研究的系統性、完整性、關聯性等。以現狀調研分析報告為主線,針對存在問題,拓寬科技、管理人員工作思路和方法,重視項目論證和數據應用分析,按照管控方面有改進,技術方面有創新,指標方面有突破的工作思路制定可行性實施方案,通過例會,開展課題交流分析,解決研究中的實際問題,總結階段性工作,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穩步有序開展課題研究。并對階段性成果進行自評價,形成鮮明對比,增強課題實施效果質量。課題研究思路和方法有了新突破。
4.重視成果推廣。為了讓職工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和課題研究成果的重要意義,有效應用課題研究成果,發揮成果企業生產經營的指導作用,實現資源共享和技術交流,課題管理辦公室搭建平臺,課題組廣泛宣傳課題研究過程、新思路、新方法、成果等,廠內運用課題簡報、宣傳欄、OA、延煙快訊、論文征集等活動形式,全面展示課題研究的內容、進度和成果,接受職工監督;廠外以與行業單位組織交流為主,課題研究成果參加省市組織的科技創新活動。2011年度“提高真空回潮機回透率研究”課題成果“空氣放大器在煙絲干尾處理中的應用”獲得“陜西省職工優秀發明創造成果”銅獎;2012年4月“智行文化在延煙的特色實踐”課題組與寶雞卷煙廠進行了學術交流。2102年度課題成果形成論文18篇,在國家期刊、行業期刊、煙草學會等期刊發表4篇。
五、課題研究抓核心,促成效、重應用
2011年在課題組不斷創新管理,發揮青年員工、技術人員的能力,深入開展調研考察活動,采集了大量的數據,運用了PDCA等多種數理統計分析圖表分析等工具,深度分析,重視問題存在的系統性和關聯性,不斷深化課題研究,提升研究成果,促進企業管理上水平。
1.文化建設成果。發揮青年員工的聰明才智,結合工廠實際,與智.行文化和進文化有機融合,自主編制了安全文化手冊,并組織宣貫落地活動。在全系統率先探索了智?行文化在工廠的特色實踐,形成了以“智·行”文化為核心元素、“進步之道”為落地載體,以“十種修煉”為實踐形式的“智·行”文化特色實踐體系,編制了《“智·行”文化在延煙的特色實踐手冊》,理順了員工價值觀統領,形成了文化入心教育渠道,推動工廠文化建設向文化管理邁進。
2.技術創新成果。自主開發,成功研制了包裝機CT-CV新型聯軸器,并獲得專利,工作時間有效節約了300%,并在其他同類設備上得到有效應用,設備管理效能得到實質性提升。自主設計垂直分片機分切控制模式,編制程序,真空回潮機回透率達到99.8%以上,創造經濟效益200萬元,空氣放大器在煙絲干尾處理中的應用項目開發應用,實現了每批次平均干頭由20.97kg/批降低至7.64kg/批,干尾量由20.39kg/批降低至0.74kg/批,遠低于行業5 kg/批的水平。全年可節約煙絲31194公斤,節約資金約155萬元,干尾量創行業先進水平。編寫了《ZJ19卷接機組改變煙支長度調整方法》《跑條和斷紙故障分析指南》《跑條和斷紙故障調整規范》等規范了設備操作;月剔除平均值由4.3‰已達到2.225‰;產生的效益20萬元。
3.管理創新成果。建立預算定額管理體系,實現預算管理新突破,精細化指導工廠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有機融合,應用于生產管理,有效的控制成本費用。建立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