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一種基于管理理念的人力資源實踐系統,大致可分為以人為中心和以物為中心兩種。在當今時代,應當采用以人為中心的模式,這是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企業管理的實踐運用所形成的系統。
而就國有企業而言,在構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作為特定時代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政治與意識形態屬性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表現出了一定的不適應性,表現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縮手縮腳”,甚至于有時感覺“無從下手”,政工管理干部則感覺遭到“冷遇”,似乎有被“邊緣化”的傾向,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更加無法充分調動,這凸顯了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創新的需要。
一、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政工管理干部“位”與“為”的爭辯
人始終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企業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離不開政工管理干部,而政工管理干部的創新同樣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這一平臺,因此也就有了“位”與“為”的爭辯。
俗話說:“有為才有位”。政工管理干部在國有企業普遍存在,但在國有企業積極構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政工管理干部的地位有被邊緣化的傾向,地位有所削弱,以至于有這樣的一種說法長期存在:“十年營銷成富翁,十年技術成高工,十年行政升高位,十年政工一場空?!蔽恢玫娜趸c邊緣化,讓積極想一番作為的政工管理干部極為尷尬,“無位”如何“有為”?
但即使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政工管理干部仍然不可或缺。一方面,作為政治與意識形態的主要傳播載體,政工管理干部的存在是國有企業政治屬性的產物。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以人為本,強調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思想政治工作是通過做好人的工作,起到企業員工“減壓閥”、“加油站”的作用,從而推動企業生產力發展,這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同樣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因此,撇開“位”與“為”的爭辯,政工管理干部在國有企業有客觀存在的需要。迫切需要解決的是要如何強化政工管理干部建設,給予他們更好的成長平臺,讓他們更加有“為”,從而更好地鞏固政工管理干部的“位”,積極作為,形成良性的循環。這也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邏輯起點。
二、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融合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必須從政工管理干部建設做起,為其搭建成長的平臺。作為市場經濟的競爭主體,國有企業尤為看重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而政工管理干部日常的工作側重于思想政治意識形態的教育與培訓,形成了政工管理干部“務虛”的工作印象,往往覺得政工管理干部脫離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要改變這種觀念,就必須從政工管理干部成長平臺搭建做起,讓政工管理干部建設融入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讓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架構下的融入?,F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要求企業以戰略管理為核心,調整形成適合企業市場競爭的組織架構,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往往包含黨建、工會、政研會等部門,對此,要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架構下,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門進行適當的職能分類,在不弱化既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門職能的前提下,將思想政治工作部門職能分解到相應部門。一方面,要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中融入政工管理干部建設職能,要把對黨員干部建設的要求、員工政治思想素質的要求等納入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范疇中,使之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素質的一重要內容,從而用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有效融合政工管理干部建設內容,確保隊伍建設具備基本的政治素養。另一方面,要把員工常態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員工政治意識形態的教育等內容融入企業文化建設部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融入企業倡導的先進文化理念中,堅持用文化引領,從而讓常態化的員工思想政治工作過等內容轉化為企業文化日常的文化教育、文化管理等內容。
二是政工管理干部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融入。要讓政工管理干部充分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通過必要的崗位輪換、鍛煉等方式,讓政工管理干部接觸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實踐,同時,讓具備較強政治素養的生產經營管理人員交流到政工管理崗位,形成政工、生產經營、綜合管理部門人員合理的流動,既確保了政工管理干部能充分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又保證政工管理干部合理的流動,讓更多的員工接觸、了解政工管理崗位,從而確保政工管理干部既有的活力,讓廣大員工更好地接受企業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三是讓有效的政工管理經驗轉化為企業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創新發展了一序列寶貴的管理經驗,如員工日常的心理疏導、班組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民主生活會等,這些寶貴的經驗在凝聚廣大員工智慧、調動廣大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這在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同樣不可或缺。將這種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過管理經驗轉化為企業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既是對傳統政工管理內容的傳承,也是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是傳統與創新發展的有機結合的典范。
三、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政工管理干部的素能建設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尤其注重員工素能的全面提升,政工管理干部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的一部分,加強素質建設既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政工管理干部在面對新的形勢下,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保障。對此,
一是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引領。政工管理干部建設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品質與道德素質建設,作為政治意識形態傳播的組織者,政工管理干部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企業倡導的先進文化理念中,通過堅持文化引領,用企業文化教育、內訓等方式,在潤物細無聲的企業文化建設中,不斷提升政工管理干部的政治素養。
二是要堅持素能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需要政工管理干部既要懂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更要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因此,既要有先進的理論知識,更要有優秀的先進管理實踐。這需要政工管理干部具備綜合的管理素質與全面的理論知識,一方面,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員工教育培訓,確保政工管理干部理論知識能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從而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注重政工管理干部的能力建設,包括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等綜合素質建設,培養、塑造全面發展的政工管理干部。
三是要堅持績效考核的科學性。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較“虛”,工作內容及對工作成效的評價,較難量化。對政工管理干部的考核,也就較難保證其實效性。但沒有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保障,政工管理干部的素能建設就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導致“一言堂”。因此,必須建立起一套科學有效的政工管理干部考核體系,通過客觀評價政工管理干部履行崗位職責情況,審定政工管理干部的工作能力及個人品質,真正讓政工管理崗位成為政工管理干部成長的平臺,讓優秀的政工管理干部脫穎而出,讓不合格的政工管理干部及時退出政工管理崗位,同時,便于政工管理干部對照考核結果,補長“短板”,更好地履行好思想政治工作職責。
四、結語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的政工管理干部建設,要堅持現代與傳統的有機結合,才具有創新的活力,才能適應新時期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堅持政工管理干部建設融入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同時,更需要用一種與時俱進的眼光,時時審視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及時創新,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要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