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產管理實踐中,有這樣一種現象:生產作業人員在具體落實某項安全工作時,總是做得不是很到位,總是覺得差了那么一點點。比如生產線上的有些女工發了勞保帽但因為嫌丑就是不戴,比如登高作業時身上系了安全帶但因為嫌煩就不掛到固定點上,比如低壓帶電作業時已經配備了絕緣靴因為嫌熱就不穿等,明明以他們的能力,都可以做得更好的,可就是差了那么一點;又比如明明發現了某個隱患隨手就可以消除但就是視而不見、不整改、不報告……很多例子,都是些小事。我把這種“總差了這么一點”的現象稱為“最后一米”。
6月已經結束,全國第20個“安全生產月”也落下帷幕,但安全工作永不落幕。仔細回顧,這個“安全生產月”確實有些不平靜,一起起事故新聞刺激著公眾的神經,一幅幅現場畫面沖擊著人們的心靈,一位位傷亡人員更是讓我們揪心不已。6月12日,貴州貴陽發生甲酸甲酯泄漏事故,致8死3傷;6月13日,湖北十堰燃氣爆炸事故致25死138傷(其中37人重傷);6月25日,河南商丘武術館發生火災,致18死16傷。這三起事故的調查報告仍未公布,但仔細分析已披露的事故細節,都是小隱患導致大事故。貴陽事故,因為操作不當或設備故障導致卸載時發生泄漏,釀成慘劇,如果操作人員發現異常立即撤離并呼救,也許傷亡不會這么大;十堰事故,爆炸前一小時左右就已經有人發現了燃氣泄漏,但未采取疏散措施,人們返回市場用電用火引爆了燃氣,如果有人站出來組織一下疏散,阻止返回,也許爆炸就不會發生;商丘事故,極可能是天熱空調負荷太大,電路發生火災引燃泡沫塑料產生濃煙,致重大傷亡,如果及時發現了線路異常,也許就不會著火。
“天底下沒有新鮮事”,分析這些事故原因,還真沒有太多意料之外,全都是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小事和日常操作。正是這些看似普通、容易讓人忽視的小事和日常操作,恰恰就是風險隱患轉化為安全事故的“最后一米”,這“最后一米”決定了是安全還是事故。那么,對于企業來說,要怎么做才能抓好這“最后一米”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四方面:
要將制度規定細化到“最后一米”。不論是社會、集體,還是企業,按制度辦事是束縛個人不規范行為、指導個人正確行事最根本的做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就無法管理”,但制度成效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執行力度的大小,另一方面還取決于制度本身制定的是否科學合理、包含是否全面。因此,非常有必要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對各項制度進行細化,力求滲透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從而在工作中細致地約束員工的行為,管理到涉及安全生產的方方面面,杜絕各種違反安全生產規章現象的發生。
要將檢查整改落實到“最后一米”。安全檢查的目的就是通過不同形式內容的檢查,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等進行查找,及時發現生產薄弱環節和事故隱患,查找不安全因素,尋求治理和消除隱患的方法、措施,并且真正落到實處,使安全隱患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控制,保證生產安全。安全檢查整改的范圍和內容涉及到每一個層面,因此,從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規到實際執行落實,從重點工作和主要問題到潛在危險因素,從生產設備、工藝到安全設施及現場環境,從人員思想意識到人員作業安全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最后一米”的安全檢查與整改。?
要將宣傳教育傳遞到“最后一米”。安全生產的實踐主體是人,人的安全意識如何,直接作用于安全生產具體工作。只有啟發和強化人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人們的安全文化素質,才能順利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而通過廣泛深入的安全生產宣傳,能增強全員的安全意識,筑起安全生產的思想防線。抓住了宣傳教育這一重要環節,就夯實了安全生產工作的思想基礎,從而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要經常性的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工作,不斷刺激人們健忘的大腦,不斷更新生產安全知識,不斷提升全員的安全技能水平,才能使各項安全管理舉措落到實處。
要將應急防線設置到“最后一米”。堅決克服“無能為力,聽天由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的安全生產宿命論,堅決要將事故防范工作落實到“最后一米”,特別是應急預案的編寫更新、人員組織、物資準備和實戰演練。消除認為編制應急預案沒用,有也是為了應付檢查,沒有預案只有簡單的應對程序,或者預案編得越細越好,以及演練是相關業務部門和應急隊伍的事,跟全員沒有關系等等錯誤認識,要將應急預案全覆蓋、提質量、搞演練、重培訓、廣宣傳落實到每層組織、每名員工,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夯實基層基礎、提升裝備水平,切實做到決策科學、指揮有力、組織有序、救援有效,使應急救援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出應有的和積極的作用。
總之,企業抓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在“最后一米”上下功夫,這個“最后一米”抓到位了,工作才能抓實。安全管理工作想要抓到位,必須嚴格制度,分解目標,落實責任,分級管理,層層負責,從每一件小事抓起,從每一個細節抓起。安全生產工作最終要落實到具體人員,落實到具體事情,只有解決好這個“最后一米”的問題,努力把隱患和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