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校是黨領導的培養黨的領導干部的學校,以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主要目標。黨校圍繞教育培訓目標開展學員教育,如何通過建立畢業學員跟蹤評價機制,檢測教育效果,提升辦學水平,是實現黨校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探索。本研究擬從分析煙草行業黨校的特殊運行模式著手,圍繞黨校畢業學員跟蹤評價功能定位,以考核評價機制建設、指標體系建立、工作模式及結果運用等方面探索學員跟蹤評價機制的建立。
關鍵詞:行業黨校;畢業學員;跟蹤評價;機制
黨校教育需遵循成人教育的一般規律,但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其特殊的運行規律。黨校教育區別一般業務類培訓的主要標志是思想認識與知識技能提升的差別,是意識理念形成與實際操作養成的差別。《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要求“黨校(行政學院)應當加強對學員培訓情況的考核,全面考核評價學員的學習態度和表現、理論知識掌握程度、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情況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開展對黨校畢業學員的跟蹤評價既要參照一般培訓評價的方法,也要考慮黨校教育的特殊需求。煙草行業黨校存在著特殊的運行模式,對行業黨校畢業學員的跟蹤評價要結合其運行模式,有針對性的建立一套機制,才能有效實現跟蹤評價效果的運用。
一、行業黨校運行模式分析
煙草行業黨校是基于《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要求設立的,以培訓行業內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為主要任務的專業學校。其在遵循黨校一般運行規律的前提下,形成了行業黨校運行的特殊模式。兩者模式對比見表1。
表1:煙草行業黨校與黨政機關黨校的模式對比
??????? 范疇 | 煙草行業黨校 | 黨政機關黨校 | 備注 |
管理模式 | 指導+自主 | 指導+考核 | 黨校系統管理模式 |
師資來源 | 外聘、兼職 | 自主培養 | 指授課老師 |
學員來源 | 行業內 | 黨內 | |
培訓考核 | 自主考核 | 自主考核 | 針對學員的考核 |
教育格局 | 1+2+N | 上下級 | 黨校系統運行模式 |
運行場所 | 少數有實體 | 實體教學 | |
考核運用 | 反饋至管理學員權限的人事部門 | 反饋學員所在單位黨委組織部門 | |
說明: 1.煙草行業黨校管理模式“指導+自主”指國家局黨校指導合肥、湘潭教學點工作,其他黨校自主管理。 |
從表1可以看出,與黨政機關黨校教育的普遍模式對比,行業黨校存在其特殊的管理模式,主要差別表現在:
1.行業黨校運行管理較為松散。出于黨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按照《煙草行業教育培訓體系建設綱要(2020—2022年)》,國家局黨校分別在2020年、2021年將安徽煙草教育培訓中心(合肥)、湖南煙草教育培訓中心(湘潭)納入黨校教學范疇,成為其教學點,實現了一校三地“統一招生計劃、統一教學計劃、統一課程設置、統一教學管理、統一考核評估”的整體運行模式。行業其他黨校均在所屬單位黨組領導下自主開展黨校教學活動。見圖1。
(圖1:行業黨校運行架構圖)
2.行業黨校運行標準不同。行業上級黨校對下級黨校的管理與考核還沒有破題,黨校運行的標準化模式還需進一步強化。各級各地黨校運行模式不一、標準不同,導致黨校教學效果參差不齊。
3.行業黨校發展受制于資源。除部分黨校具備培訓實地場所之外,多數均為虛擬黨校。在師資、課程、考核等方面均需依靠外部資源。有效將培訓需求、隊伍建設需要與黨校教育相結合,受制于自主把控能力的缺失。
4.行業黨校生源單一。完全為行業內的黨員領導干部。單一的生源,更易管理,培訓需求更為單一,培訓預期更易達成。
從行業黨校運行模式、標準、資源、生源等要素的特殊性來分析, 從而框定黨校畢業學員跟蹤評價的范圍,為確定跟蹤研究內涵、目的及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
二、畢業學員跟蹤評價研究目的及范圍
1.跟蹤評價研究的目的。開展黨校畢業學員跟蹤評價的目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對學員參加黨校教育了解畢業學員在單位的素質、能力和工作狀態等實際狀況,科學準確地對黨校的教學做出判斷和評價,準確掌握企業對黨校教學的需求,按照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黨校教學改革,提高黨校教學質量,真正做到黨校教學“學理論、強黨性、提能力”。二是對學員參加黨校教育前后一段時期內崗位勝任力、綜合素養等表現進行對比分析,采用合理的評價指標,跟蹤評價學員受訓效果。
2.跟蹤評價研究的對象范圍。基于行業黨校運行模式的特性,本研究擬訂的跟蹤評價研究的對象范圍為中共國家煙草專賣局黨校本部及合肥教學點、湘潭教學點參加黨校3個月(含)以上主體班的畢業學員。
三、畢業學員跟蹤評價機制建設
畢業學員跟蹤評價機制建設不僅僅是黨校的事,也需要各選培單位的配合與合作,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保證。完善的畢業學員跟蹤評價是完整黨校教學的重要一環,可以促進單位人力資源建設,送、培雙方都有開展畢業學員跟蹤評價機制建設的動力。
1.國家局黨校頂層設計的統籌作用。明確黨校與學員單位在畢業學員跟蹤評價工作中的職責及工作程序,形成工作合力。需根據實際情況出臺《黨校畢業學員跟蹤評價實施意見》,從制度上固化開展學員跟蹤評價的工作,在提升各個層面認識的基礎上,明確黨校、企業、企業內部部門等職責分工,保障有序進行。
2.跟蹤評價結果的運用。跟蹤的目的是將通過科學方法評價出來的結果在黨校教學改革與實踐中發揮重要參考作用;是組織人事部門開展學員個人職業生涯評判的重要標準;是學員提升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引領。
四、畢業學員跟蹤評價的指標體系
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畢業學員跟蹤評價體系是順利開展評價的關鍵。評估體系應當從畢業學員的素質、能力、知識結構及工作表現等方面設置一級評價指標,并根據企業的需要合理細化為若干二級指標,方便企業對畢業學員質量做出準確的評價。具體指標體系見表2.
表2:行業黨校畢業學員跟蹤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評價方式 |
知識結構 | 黨的理論知識是否得到更新 | 標準參照測驗 |
行業綜合知識是否提升 | ||
專業知識是否得到提升 | ||
素質 | 政治站位是否提高 | 常模參照測樣(量表) |
黨性修養是否強化 | ||
價值觀是否提升 | ||
工作作風是否改進 | ||
服務意識是否增強 | ||
廉潔自律是否改進 | ||
能力 | 政治鑒別能力得到提升 | 常模參照測樣(量表)、問卷調查、行為事件訪談 |
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 ||
調查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 ||
溝通協調能力得到提升 | ||
戰略、大局意識是否有提升 | ||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是否提升 | ||
科學決策能力是否提升 | ||
工作表現 | 工作態度是否有變化 | 行為事件訪談、360度評價 |
崗位績效是否有提升 | ||
分管工作是否有創新 | ||
工作效率是否有提升 |
1.知識結構。主要評價畢業學員通過黨校教育在黨的理論知識及行業知識等方面得到的提升情況,可通過標準化的測驗來進行評價。測驗內容可在黨校教育課程內容中進行組題。評價結果分為優、良、一般。
2.素質。主要評價畢業學員政治、黨性、價值觀、作風、廉潔等領導干部必備的素質提升情況。素質是潛在的、隱形的,評價方式需采取常模參照測樣的方式進行,從而確定通過黨校教育的學員在整個群體中素質相對水平,反映出黨校教育的效果。常模參照測驗(norm-referenced test)是用常模來解釋個人測驗分數的一種測驗,它是以團體的心理水平來衡量個體心理水平。常模參照測驗的主要目的在于將受測者的表現與該團體中其他受測者相比較,從而區分不同的受測者,確定每個受測者的心理水平在總體中的相對位置。評價的結果分為優秀、中等、一般。
3.能力。同于素質評價。另外可通過問卷調查和事件訪談的形式來評價。其中行為事件訪談法是客觀分析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行為事件訪談法是能力素質模型建立的常用方法,是識別員工能力最有效的工具。在能力的考核評估運用中主要考核學員在從政行為中所展現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是非辨別力,科學決策的能力以及專業技能。行為事件訪談法可以展露領導干部的政治勝任力。它是一種開放式的行為回顧式探索工具。是一種結合關鍵事例法和主題統覺測驗的訪談方式,主要過程是請受訪者回憶過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關鍵事例。通過STAR 的訪問方法來深層次挖掘出具體的行為細節。見圖2.
?
圖2:事件訪談法的STAR原則
在對能力考核評估的實際應用中可以讓受訪的畢業學員回憶自己在實際的工作中所處理的成功事例或困境,進行詳細和完整的描述,說出在整個事件中自己的言行、想法、感受、具體的處理方法等。訪問者對訪談內容進行詳細書面記錄,對訪談記錄進行梳理,找出可供能力分析的部分。然后統計出政治鑒別、溝通協調、戰略大局等能力情況。在行為事件盡可能的詳細描述中,可以看出黨校畢業學員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的結果分為突出、較好、一般。
4.工作表現。主要評價學員行為變化。利用行為事件訪談法的同時,以360度評價法為重要補充,全方位評價學員在態度、創新、效率等工作表現上的變化。評價維度的多元化,保證了評價的客觀性。評價的結果分為好、中、一般。
五、畢業學員跟蹤評價的工作模式及結果運用
(一)工作模式
黨校畢業學員數量大,單位距離跨度大,要做到科學的評價,必須符合統計學要求的樣本量。在信息化發達的如今,一方面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全覆蓋的網上評價;另一方面可有針對性的選擇樣本量,開展線下的評價。兩者有效結合更可保證評價的客觀性真實性和科學性。
一是樣本的確定。黨校選擇近兩年參加主體班的學員,分別從綜合測評中表現優異及一般、論文研究中優秀及一般、班級干部及普通學員、提拔年限長與短、行業供應鏈上不同性質單位、不同業務部門等多維度選擇樣本。以合肥教學點90人的班級規模為例,從根據數理統計學的最少樣本法則 可以得出 n>k+1 (k為解釋變量的個數,n為樣本數),抽取24人進行跟蹤評價。見表3.
表3:學員數90人規模黨校班級跟蹤評價樣本確定
因素 | 數量(人) | |
黨校期間表現 | 測評優 | 2 |
測評一般 | 2 | |
論文優 | 2 | |
論文一般 | 2 | |
班級干部 | 2 | |
普通學員 | 2 | |
個人/單位情況 | 提拔3年以內 | 2 |
提拔3年以上 | 2 | |
工業(其他) | 2 | |
商業 | 2 | |
主營業務部門 | 2 | |
其他部門 | 2 | |
合計 | 12 | 24 |
其他學員可選擇線上評價的方式進行。
二是單位的選擇。黨校綜合學員崗位、年齡、學歷等多因素,有層次選擇開展畢業學員跟蹤評價的單位。對于年輕的提拔使用時間不長的干部,應當作為開展畢業學員跟蹤評價的重點。
三是跟蹤周期的選擇。理論上每年都要開展畢業學員質量跟蹤。根據黨校實際工作情況,可以每年選擇部分單位開展此項工作,對于重點樣本單位每二年進行一次, 其它單位在四年之內至少開展一次。
(二)結果運用
評價的結果要作用于兩個方面:一是對學員綜合表現的評價反饋至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參考;二是對學員評價中樣本量達到一定比例的素質能力缺失,在黨校課程設計上有針對性的優化,從而提升黨校教學的針對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