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方式分享、種草經濟、美美噠為標簽的小紅書,2013年創立于上海,在小紅書,用戶(可以是普通用戶,也可以是時尚達人)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形式記錄生活點滴,并基于興趣點、共情點形成互動。
這種基于年輕Z時代人群喜歡的輕奢方式,讓小紅書在如今的新消費領域擁有N多擁躉,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小紅書月活用戶已超過1億、每天產生超過80億次曝光,成為眾多潮牌打造內容營銷、實現品牌曝光、跟蹤流行熱點方面的重要平臺。
就這樣一個平臺,它近一年來采取了很大力度來打擊虛假內容、打擊虛假種草,其背后意味著什么,又將對新消費,包括煙草領域的電子煙、新品等產生哪些思路上的影響呢?本文就通過問答來予以解決,并與品牌營銷同行進行交流。
問答一:為什么針對“虛假營銷”采用如此大的處罰力度?
眾所周知,如今的商業消費大環境正處于更新迭代之際,這對于以小紅書、抖音、快手為代表的新興營銷平臺是一個做大做強的好時機。而在平臺發展過程中,以虛假信息引導為代表不良內容也隨之而來。
在2019年,小紅書曾因虛假種草筆記等內容下架APP,而后平臺成立專業團隊,通過模式識別、機器學習、人工審核等手段持續打擊不良內容。2020年8月,為了規范社區廣告投放,小紅書強調所有推廣行為必須向平臺報備,并在發布時自帶品牌合作標記。此次,又施加重拳,被處罰的數個知名品牌過往所有筆記均被清空,而在小紅書社區搜索這些品牌,也只能獲得“該品牌涉嫌虛假營銷。相關內容不與展示”的提示,定性為涉嫌“虛假營銷”,處罰力度非常大,這無疑將被處罰品牌、自身小紅書的發展都造成沖擊。
一方面,是基于網絡環境不斷優化,國家也在倡導互聯網平臺綠色、健康發展;另外一方面,從“虛假營銷”內容來看,破壞力幾乎是致命的,等于是毀了小紅書的生命力,如不治理后患無窮。
“虛假營銷”內容具體是指其“在社區鋪設了大量未經真實消費體驗的筆記”。相關品牌投放了大量廣告性質的“營銷筆記”的行為,這從根本上去否認了小紅書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方向模式。
通過小紅書UGC網絡社區, 消費者能夠實現快速的信息識別,體現出用戶體驗,又符合地區差異性,形成消費品與用戶之前的強鏈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而“虛假內容”的存在,形成不合適的引導,對精準產品推薦,、個性化產品購買形成嚴重障礙。所以,小紅書必須要采取嚴厲行動,規范內容建設,從而讓平臺保持足夠的定力和勢能,繼續保持生長。
問答二:對于開展“種草營銷”的品牌有哪些啟示?
針對“種草營銷”,小紅書這類的平臺是有要求的。以小紅書為例子,就是品牌方在進行推廣筆記的時候,要做到合規報備。在操作過程中,報備之后的內容,往往是煽動性、代入性不足,為此品牌都會繞開報備。
整治直接對品牌商采用封殺,讓整個內容產業鏈失去存在價值。同時,也反映出與小紅書如今愈發復雜的社區生態有關。有數據顯示,2021年小紅書廣告收入預計將同比翻番。但內容多元化、營銷多維化的同時,這類新消費入口平臺吸引的因素就會很多,亂象自然駕到。
那對于開展“種草營銷”的品牌,好比電子煙或卷煙新品等潮牌有哪些啟示呢,筆者試著總結以下三條。
其一,對于網絡環境下類似“耍好評”“求贊”“虛假種草”等,實際上并不是獨有的問題。從淘寶、大眾點評、攜程、馬蜂窩等等都有類似。品牌方要注意行業導向,積極按照“清風行動”要求、營銷平臺的監督,來開展相關營銷行為。
其二,要重視線上與線下的結合。過去幾年,一直有個觀點很流行,就是網絡,包括早期的淘寶京東,以及后續起來的抖音小紅書等,他們把線下商鋪都給替代了,線下商鋪(就包括便利店、社區店、超市柜臺等)慢慢要萎縮。實際的情況,并不是如此,特別是在疫情之下,線下商鋪發揮出了很多能量。對于煙草這類特殊品類來說,更是如此,廣大零售戶在看到線上紅火的同時,更要堅定網絡口碑與商鋪口碑的共同打造,通過誠信合規經營,不斷擴大服務客群,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其三,合理看潮牌營銷的起起伏伏。幾乎從2000年開始,在消費品領域都面對著營銷難題,包括渠道商、大V、流量、返點、爆品、生態等等各樣的大詞橫行,在這些紛亂之后,的確涌出了一些潮品,但我們還是要看到這背后的深層邏輯。
讓潮品成就優品需要營銷的推動,也需要產品自身功能的打造,作為品牌方也好,營銷專業人士也好,要在這個過程中,用專業能力提供幫助,而不是走“虛假種草”的所謂捷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