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選擇返鄉創業。根據農業農村部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100萬。《“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萬名農村創業帶頭人,返鄉入鄉創業人員1500萬人。
桑梓鄉情是吸引外出人員返鄉的情感基礎,然而真正讓返鄉創業者愿意回、留得下、干得好,要讓返鄉創業形成持續動能,需要在多方面形成合力。
一方面,要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創業服務。在證照辦理、土地流轉、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問題上,對返鄉創業者實行政策、信息、平臺等全方位創業服務支持,多策發力,為他們排憂解難,解決后顧之憂;另一方面,結合新經濟新業態,依托各級各類培訓機構、職業院校、技工學校等,有針對性地為其開展各類創業技能培訓,推動多渠道創業就業。同時,也要加強創業跟蹤指導服務,減少返鄉創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讓其少走彎路,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面對疫情影響,返鄉創業也要危中尋機,發展新業態、新產業和新商業模式。當前不少返鄉創業的成功案例,其實就在于他們能敏銳地發現并補足行業短板和市場缺口,從而取得創新創業的成功。他們并不是簡單地照搬前人的開發模式,而是利用移動互聯網、智能商業等新零售技術,撬動城鄉消費市場。他們根據現有的發展模式、產品結構、服務體系進行重新組合,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優化鄉村產業發展模式。比如,利用當地的土地、人力等綜合成本較低的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新零售等,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社區配送等新興業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和服務的系統創新與運營,找到市場需求的突破口,也找到了返鄉創業的發力點。特色農產品養殖、直播帶貨家鄉土特產、開發生態旅游……返鄉創業帶動新業態、新模式從鄉村生長起來,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內生動力。如今,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農村的廣袤田野正蘊藏著無限的機遇和希望,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了更多人生出彩的舞臺。
“游子常思故園事,綠葉總懷鄉土情”。要挖掘培育返鄉致富帶頭人引領作用,他們是創新創業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是新技術、新知識的推廣者,也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典范。他們在返鄉創業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可以盤活鄉村閑置資源,培育新的產業和商業形式,為當地農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要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一個成功的返鄉創業人才,能孵化一個返鄉創業的項目,從而發展壯大一個產業,積極帶動一批就業,逐漸改善一個鄉村,達到“頭雁展翅群雁飛”的效果。
返鄉創業人員在實現自身夢想的同時,也架起了城鄉互動的橋梁,成為農村發展的帶動者、城市文明的傳播者、美麗鄉村的建設者,為城鄉融合開辟了新途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