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縣沙子鎮星光村有村民30多戶200余人,出行時必走蠶溪河上的一座危橋,那橋面搖來晃去,如遇雨天漲大水,他們要走很遠的路繞橋而行,村民們急切盼望能建一座新橋。
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就是工作方向。駐村第一書記陳可彬第一時間向公司領導作了專題匯報,分管領導親自帶隊調研,說干就干,不到兩個月,一座新的“民心橋”便竣工了。這座新橋重新加固了橋墩,橋面平整可通行三輪車,兩旁重新安裝了護欄,村民每天都能在河兩岸來回行走。
駐村一年多,陳可彬把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時刻記掛在心上,為他們謀下了實實在在的福利。這樣的幸福場景,是重慶中煙駐村工作隊以“急難愁盼”就是“結對幫扶”的新清單,推進星光村基礎設施改造的一個縮影。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奔著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地方去,哪里有呼聲,哪里有痛感,結對幫扶的發力點和落腳點就在哪里。只有最突出最集中的問題解決了,群眾才會可知可感,只有最難啃的“硬骨頭”攻克了,結對幫扶成效才會立得住。
群眾呼聲,凝結最迫切的民生期待,彰顯最鮮明的問題導向,永遠是我們工作的努力方向。每一個群眾訴求,都是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堅持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反映強烈的矛盾問題,就是必須直面的問題。
面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想方設法為群眾服務,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用情感的溫度增加造福人民的精度。自重慶中煙幫扶星光村以來,僅改造劉家嘴組人行危橋便捐贈了資金30萬元,解決了200余人出行難問題;還投入20萬元改善村委辦公條件,捐贈資金協助縣水利局建設村集中供水水廠,保障了村民生活生產用水。
民生福祉是第一位,越是痛點、難點問題,往往越需要下大力氣才能解決。重慶中煙以黨建幫扶、產業幫扶、資金幫扶、消費幫扶為重點,持續用心用情用力幫扶星光村發展長效產業,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他們聚焦一樁樁、一件件有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就是要讓群眾帶著問題來,喜笑顏開去。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凡是有利于群眾的事,再小也要做;凡是不利于群眾的事,再小也不能做。我們要厚植為民情懷、勇于擔當作為,努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實干加創新讓群眾擁有更多幸福感、滿足感,用心用情用力繪好鄉村振興藍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