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此前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建設一批現場工程師學院。人才是第一資源。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精操作、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復合型技能人才不可或缺。“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在企業人才需求和職業教育資源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做好技能人才培養,企校“手牽手”應發揮更大作用。
做好需求對接和課程開發。企業和學校要定期梳理和明確人才需求,做好對企業人才現狀的測評和對人才需求的預測,并在反復研討的基礎上聯合探索形成人才培養標準、搭建人才培養框架、制定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科學開發課程體系,同時,打造人才培養平臺,基于企業生產任務靈活組織教學,在實踐中對課程體系不斷完善。
統籌資源創新授課方式。要整合學校、企業各種資源,開發配套教材、建設數字化資源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集成、交互、虛擬功能,發布優秀課程和相關案例,形成強大的學習資源庫,培養更多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提升現場教學水平,強化實踐能力培養。除了常規的崗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教學,更要在企業開設現場課堂,讓學員體驗真場景、領取真任務、攻克真問題,從而成長為精通智能化生產、具備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協調能力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符合產業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方向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是進一步優化人才供給結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以“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實施為契機,不斷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培養水平,引導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必能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