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車展上出現了讓人咂舌的一幕,寶馬車展上2位工作人員因拒絕給國人免費“冰激淋”,卻轉身笑臉奉送“冰激淋”給外國人,這樣的區別對待引起了群嘲公憤,而該公司的公關團隊的“騷操作”更加讓這一負面輿情雪上加霜,讓這一事件不斷發酵升級,最后白白讓股票市值損失180億元人民幣。180億元一盒的“冰激淋”,號稱史上最貴“冰激淋”,也成為寶馬公司最大公關災難。
縱觀寶馬公司的微笑事件演變成大災難事件過程,這也給煙草行業帶來了不少的警示。
寶馬公司作為一家具有非常知名品牌的大企業,在給基層員工培訓灌輸的服務理念就有失偏頗。
其一是對待潛在客戶的態度上就失分不少。國人多就少發“冰激淋”或者不發,外國人少就可以來者不拒,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場所卻有著不同的對待方式,這讓都是參加車展的準客戶們心里落差有多大。
其二是不理解國人的民族情緒,對待中外客戶的天壤之別。再次讓國人回憶起“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恥辱記憶,激起了人們一致對外的決心,也讓那些對外國人“跪舔”方式表示憤恨,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其三是寶馬公司處理事件的方式更加讓人血脈噴張,寶馬中國區針對發冰淇淋引發的大事件,發布聲明說“絕無此事,完全是誤會”,這遮掩的手法完全是“豬隊友”采取欲蓋彌彰,自打嘴巴的方式還予世人。
其四是其它品牌車適時在該寶馬出事車展旁免費發放“冰激凌”,著實給其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國人更加認清該事件的惡劣,白白丟失大好的宣傳機會,并把準客戶拱手讓人。
其五是沒有認清網絡的巨大威力,一次小事件就可以導致網絡輿情不斷發酵升級,不光針對寶馬車本身品牌形象的崩塌,更直接關系到寶馬公司在股市上的股價震蕩,跌幅巨大,虧損嚴重,真正是因小失大。
所謂“塌方式”輿情,塌方有時候不是因為一件很大的事件,很可能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了大災難事故。任何企業都要保持一種時刻警惕小心的心態,不要讓此類事故造成企業翻車。那么從中我們可以得到那些啟迪呢?
首先,企業文化要有端正的“三觀”,要與現在社會相匹配的價值引導取向,符合國家大力弘揚的正能量聲音,而不該自我標榜出嘩縱取寵的企業文化。
其次,要對員工進行負責人的培訓,培養員工跟進企業的發展所需,真正提高員工的綜合素養,讓適合的員工在適合的崗位上工作,尤其是對外接待人員的素質,要培養出具有優秀的臨場應變反應能力的員工。
最后,要打造一支能夠公關、善于保全企業的優質團隊,及時跟進,全面理清事件脈絡思緒,還要防備網絡輿情的無限擴大,任何負面的問題處理都需要一支這樣的優秀團隊在背后“見招拆招”,而不是在背后“神補刀”,讓事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對現代企業的基本需要,煙草行業尤其需要謹慎對待。當下人們對這樣的具有壟斷性質的煙草行業,引發的各種不同聲音較為突出,每年都會在畢業招聘季和禁煙日出現質疑的論調,有的毫無根據,有的是捕風作影,更有的是胡編亂造,就看煙草穩不穩得住、立不立得正。一個企業會因為一次負面輿情導致整個行業被抹黑,說的也許就是煙草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