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煙草行業與文旅的融合正悄然興起,碰撞出別樣的火花,為消費市場注入新動能,勾勒出一幅幅充滿活力的發展畫卷。
(一)、煙草+文旅? 點燃融合新煙火?
一、借民俗節慶,聚旅游人潮
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坪坦鄉的侗年節,就是煙草與文旅融合的生動樣本。1 月 16 日,侗年 “盛會” 拉開帷幕,村民們身著盛裝,在老寨門吹蘆笙、敬 “攔門酒”,熱情迎接八方來客。牽新娘、打糍粑、吃油茶等非遺民俗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黔、湘、桂三省區的眾多游客。
熱鬧的節慶活動,不僅讓侗寨人氣爆棚,也讓當地零售戶迎來了生意高峰。坪坦街鑫丞煙酒店的楊老板笑得合不攏嘴,直言煙酒生意在這一時段迎來新高潮;利儂食品店的陸老板也贊不絕口,積極支持煙草公司的煥新活動,為侗年節添彩。經過煥新的店鋪整潔明亮、侗寨特色突出,使得坪坦鄉侗年節在眾多鄉鎮的侗年節中脫穎而出,進一步提升了旅游消費熱度。
(商戶現場炒制侗族美食)
二、文旅融合,小店煥新升級
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文旅融合同樣為小店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普者黑村的唐艷菊經營著一家特產店,在煙草專賣局客戶經理的精心指導下,她積極嘗試 “N+1” 縣域旅游模式。定制獨具仙人洞村韻味的店鋪招牌,重構店鋪布局,將充滿民俗文化的設計融入店內,使其成為網紅打卡點。唐艷菊還巧妙整合周邊特色文旅資源,將 “荷花元素” 植入終端,有序擺放 “文山三七”“丘北辣椒” 等特產,不僅增加了商品銷量,更為鄉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唐艷菊的特產店
丘北縣曰者鎮爛泥寨村的歸根社區服務站,曾經是一家普通的副食店,經營狀況不佳。丘北縣煙草專賣局黨員志愿服務隊為其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清理雜物、粉刷墻面、規劃布局、分區陳列商品,讓小店煥然一新。通過 “千店示范、萬店提升” 實踐活動,建立黨員結對幫扶機制,定期幫助殘疾人零售客戶打掃店面和柜臺陳列,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的深度融合,助力小店煥新顏。
三、借文旅東風,探索多元經營
廣東陸河共光萬畝梅園、螺洞千畝梅林,每到梅花盛放之際,便成為賞梅勝地。彭成欽的農家土特產店和彭志欽的 20 驛站位于景區內,在客戶專員的指導下,借 “文旅熱” 迎來紅火生意。
彭志欽嶺南土特產便利店和20驛站
彭成欽轉變經營理念,從卷煙陳列、價格標簽、分區設置等方面提升店鋪 “顏值”,借助易靈通系統實現高效智能管理,顧客明顯增多。彭志欽則將客家美食與梅花文化巧妙結合,在梅花節期間設置土特產品展銷區,推出陸河擂茶 DIY 體驗區,吸引眾多游客參與。
客戶專員彭夏桑與零售戶一起整理土特產
陸河煙草的客戶專員還借助媒體之力,協助零售戶策劃梅花節節慶促銷活動,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活動指南,為零售戶選擇適銷對路的特色農特產品,并建議提供貼心服務,提升游客游玩體驗。此外,協同零售戶開設節慶助農直播間,與快遞點合作,打造一體化服務體系,煥新多元消費場景。
科技小院
在云南大理州洱海畔的磻溪村,有一座特別的科技小院——云南大理煙草科技小院。它不僅是煙草種植科技創新的實踐基地,更是一座連接農業、生態與旅游的“橋梁”。小院于2022年6月,由云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等聯合建立。在這里,煙草職工、農大師生與當地農民并肩攜手,用科技點燃鄉村振興的希望,用創新開拓“煙草+N”的綠色發展新模式。
每到春天,磻溪村的煙田都會變成一片金黃的花海,油菜花環繞著白族民居競相綻放,吸引了大量游客拍照打卡。游客在這里不僅能欣賞美景,還可以參與煙草種植的科普活動,比如了解煙葉的生長過程,體驗卷煙的制作工藝,甚至可以親手制作一支屬于自己的卷煙。在這里,既有農業技術的推廣示范,又有田間花海和手工體驗的農文旅結合項目,讓每一位游客在領略大理風光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煙草農業的魅力。
煙草遇上文旅,以民俗節慶為契機,以小店經營為載體,以多元融合為路徑,點燃了融合發展的新煙火。未來,隨著兩者融合的不斷深入,必將為地方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美好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煙草行業與文旅融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諸多潛在風險與挑戰,涵蓋政策法規、社會輿論、經營管理等方面,需要審慎對待并積極應對。具體觀點請閱讀《當煙草遇上文旅 活力背后的風險挑戰與發展探索(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