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網絡編輯整理 吸煙有害健康,這已是全社會的共識。所以在世界范圍,禁煙已是大勢所趨,在發達國家,公共場所是嚴禁“吞云吐霧”的,違者要受到嚴厲處罰。在新加坡,任何禁煙區吸煙,不僅要付出高額的罰款,屢犯者還會遭受牢獄之災。在西班牙,違規吸煙最高罰款為60萬歐元。由于采取了嚴厲的措施,這些國家的煙民人數呈下降趨勢。
早在2003年,我國就加入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并承諾在2011年初實現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但時至今日,禁煙之路依舊任重道遠。2011年1月9日,在我國履行這一公約最后期限時,媒體曾報道:“全國禁煙立法受阻 中國對世衛組織承諾或落空”。
九成人介意他人吸煙,就像抽煙人士對“禁煙令”的知曉率比不抽煙者高一樣。前者是因為吸煙有害健康,而后者則是因為禁煙令更加令抽煙者難受。不難看出,人們總是對原來允許后來又被禁止的東西耿耿于懷。
可惜的是,這個禁煙令還沒有令吸煙者足夠難受。雖然,從政府相關部門的表態來看,那些年的禁煙宣傳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吸煙者不減反增足以說明成效寥寥。想想,禁煙令剛出道那會一時鼓噪,喧囂過境后一片沉寂。
其實,吸煙有什么危害,誰都會說得頭頭是道。輿論對此也是大加抨擊,每年一到無煙日,更是大力呼吁禁煙,就是說,雷聲是很大的了。可為什么這么大的“雷聲”,就沒嚇住眾多的煙民,這確實值得反思。說到底,還是由于缺乏禁煙的“剛性”措施,雷聲雖然大,“雨點”卻沒有落下來,或者只是下點毛毛雨。因此,年年喊禁煙,煙民仍然多。
吸煙傷錢又傷身,這個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奇怪的是,人們得出這個常識大多是通過煙盒上的標語而知曉的。但這又何妨呢?煙民人數節節攀升,煙草行業的利潤也噌噌往上漲。
目前,全國性的“禁煙令”,依據的是衛生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這只是一個部門規章,本身就效力有限。再加之其提出的室內場所禁煙,只是對經營者有所要求,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禁煙令”,因而,對當下洶涌的“煙情”,難以起到抑制作用。
吸煙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禁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我們要有決心和毅力,告別吸煙積習,特別是不能為了一己之快,而不顧公德地讓別人成為二手煙的受害者。在禁煙問題上,有關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但要“雷聲”大,更要“雨點”大,讓禁煙工作收到實效。以此,讓空氣更加清新,讓人們遠離煙霧的污染。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