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jù)《法制日報》報道 2月4日,農(nóng)歷正月初五。晚間,湖北古城襄陽的天空開始飄起雨絲。根據(jù)鐵路部門的預計,春運返程高峰開始。
?
20時31分,T50次列車從襄陽火車站出發(fā),目的地是北京西火車站。隨著列車的運行,車廂內(nèi)嘈雜的聲音減弱,剛放好行李的乘客或解開外套長出一口氣,或拿起手機給家人報個平安,只是車廂連接處更顯擁擠:洗臉間、廁所門前、上下車門通道,滿是乘客和行李,沒有搶到臥鋪和坐票的乘客,或坐或蹲或站,變換各種姿勢讓自己的長途旅行盡量好過一些。
20時35分,一名中年男子向14號車廂與15號車廂的連接處走去,眼見前方難以通過,于是在14號車廂洗臉間前停下腳步,左手掏出一根煙,右手的火機一響,煙霧四散。此時,離他不過兩三步距離的座位上,一名母親懷里的嬰兒開始啼哭。煙味兒、哭聲,讓一名女青年不耐煩地“嘖”了一聲,順手扯過羽絨服的衣領遮住口鼻處。突然,列車晃動一下,抽煙男子身形一晃,左手旋即劃過一名乘客的頭頂扶住車廂壁,拿著香煙的右手仍穩(wěn)穩(wěn)懸空半曲著。兩三分鐘后,煙頭落地,中年男子歸位。
發(fā)車后的半個小時,5名男子在車廂連接處的同一個位置“享受”了5根煙。在這期間,列車廣播里正播放著專家對肺結(jié)核疾病的發(fā)病率、危害、預防措施等的講解,間或播報“本次列車為無煙列車”。
抽煙者的愜意、吸“二手煙”者的無奈,這樣的情景頻繁出現(xiàn)在除動車組和高鐵以外的列車上。與之對應的,關于公共場所禁煙的呼聲也此起彼伏。
吸煙對于個體身體健康、對于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危害自不必多說。2013年年底,中央出臺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規(guī)定。2014年1月20日,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中央文明辦、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和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出倡議,號召中央和國家機關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數(shù)日后,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規(guī)定中小學、幼兒園內(nèi)禁止吸煙,高校建筑物內(nèi)一律禁止吸煙。
公共場所禁煙,從領導干部開始做起,從教師開始做起。中央及相關部委的通知,對公共場所禁煙工作無疑是強心劑。不過,僅靠通知、倡議,僅靠對某一人群的約束,對于公共場所禁煙來說還遠遠不夠。公共場所禁煙,更需專門立法來支持,只有通過剛性的法律規(guī)定,通過明確、嚴格的懲罰措施,才能保證公共場所無煙,才能將“3億多吸煙者,7.4億多二手煙受害者”這一數(shù)字降下來。
控煙非易事,破除其中種種阻撓,唯有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