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騰訊編輯整理 有專家認為,霧霾引起肺癌高發;而衛生部門則表示,吸煙才是肺癌發病首因。我國尚無霧霾或PM2.5導致人體相關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說空氣污染就是導致肺癌高發的主因,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專家稱霧霾致肺癌頻發,相關部門認為吸煙才是首因
北京市衛生局數據顯示,2001至2010年,北京肺癌發病率增長56%,年平均增長率為2.4%。全市新發癌癥患者中,有五分之一為肺癌患者。2010年,北京市戶籍居民肺癌死亡率達48.9/10萬,位居“眾癌之首”。
光明橋,騎車男子用手捂嘴通過二環,當日京城霧霾繼續。
對此,有專家認為,霧霾引起肺癌高發;而衛生部門則表示,吸煙才是肺癌發病首因。專家呼吁科研人員盡快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
霧霾危害并非“聳人聽聞”
1月30日,鐘南山在接受央視《新聞1+1》采訪時指出,“灰霾不光是對呼吸系統,對心血管、腦血管、神經系統都有影響,但是首當其沖的還是呼吸系統。北京10年來肺癌增加了60%,應該說空氣污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語激起熱議,也激起學界不同聲音,有專家認為,目前我國尚無霧霾或PM2.5導致人體相關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說空氣污染就是導致肺癌高發的主因,缺乏科學證據,也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昨晚,鐘南山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吸煙及“二手煙”,仍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因素,毋庸置疑。他指的空氣污染,包括室外的大氣污染,也包括室內空氣污染,“其中室內污染很重要的一個來源,就是吸煙產生的有毒有害煙氣”。
他同時也強調,雖然尚沒有流行病學調查,證明霧霾與肺癌的直接相關性,但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已經直接顯現出來。霧霾將導致多種疾病,甚至是肺癌,不是“聳人聽聞”。
在鐘南山的觀察和研究中,還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他最近一次對吸煙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國內人群吸煙率有所下降,但肺癌的發病率仍在增高。另外,在南方一些城市,農村吸煙率要略高于城市,但城市的肺癌患病率和病死率,要比農村高一倍甚至更高。“科研人員要盡快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但全民對空氣污染的警醒、政府的防治舉措,也不能等。”
衛生部門
大氣污染只是肺癌誘因
而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官方說法,影響肺癌發病的首位危險因素目前被認為是吸煙,包括主動吸煙及被動吸二手煙。此外,大氣污染、居室空氣污染、烹調油煙等,也被視作誘發肺癌的一些因素。
北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肺癌診療專家楊躍也表示,從臨床接診的肺癌病例,以及肺癌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看,近年來,導致北京肺癌高發的第一位原因,仍是吸煙及二手煙氣煙霧的危害;第二位原因,是室內空氣,如裝修家具污染,以及烹飪油煙。第三位或第四位的原因,“才是室外的空氣污染”。
楊躍坦言,目前,政府或研究機構,尚未開展過肺癌病因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最近兩年,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只是在肺癌高發區縣,做過肺癌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樣本為1000多例,其中6例確診為肺癌。“從現有的調研證據看,說空氣污染或PM2.5就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因素,有些偏頗”。
部分學者
兩者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但一些學者指出,目前空氣污染和肺癌之間存在的關系,被認為是“合理的猜想”。二者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北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介紹,多年前便有初步研究發現,空氣嚴重污染的地區,肺癌發病率是比較高的,但并沒有嚴謹的科學依據證明,究竟是不是空氣污染所導致肺癌患病。
北大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環境與健康中心研究員黃薇,曾首次在《美國流行病學》上發表PM2.5與早亡風險研究成果。她坦言,癌癥的發病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對于空氣污染同癌癥之間的關聯,目前國際上也沒有確定結論。“比如,我們常說吸煙和油煙同肺癌存在一定關系,但這種關系只是現象上的,西方的研究也沒有明確吸煙一定就會導致肺癌。”
追問
霧霾對人體有何傷害?
北京市衛生、疾控部門介紹,灰霾對人體健康比較顯著的影響是加重呼吸道疾病。目前主要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哮喘、慢阻肺等。這是因為灰霾的懸浮物質會刺激呼吸道,另外細菌、病毒會黏附在PM2.5的小顆粒上,進入呼吸道,誘發感染。
同時,灰霾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影響,因為心衰的病人,在呼吸道受到刺激的時候,會引起呼吸困難或氣促,加重心衰。
另外,霧天肌肉較緊張,易出現肌肉勞損。霧霾天由于紫外線照射不足,人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易產生精神懶散、情緒低落等現象,還可能導致缺鈣。
霧霾會增加死亡風險?
因霧霾導致發病、死亡的具體概率,目前都沒有翔實的統計數據。朝陽醫院一呼吸科醫生表示,呼吸道疾病自1月起,接診量約增10%。但冬季本身便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不能證明由霧霾直接引起。
北大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環境與健康中心研究員黃薇、北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都進行過霧霾與超額死亡風險間的研究。黃薇的研究表明,PM2.5長期暴露,超額死亡風險會有增加,“但和致死是兩個概念。”她認為,研究霧霾同疾病之間的具體關系,還需要長期監測。
潘小川近期發表的四城市因PM2.5造成超額死亡8572人,引發很大影響。但他表示,這個數字不是來源于實際統計,而是實驗室模型推演。
對此,北京市衛生局近期首次提出,將要求疾控等部門,開展空氣重污染日天氣與傳染病、常見病發病情況的相關性分析。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