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人民網編輯整理
專家小傳
周玉杰,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先生,是一名鐵桿煙民,平均每天能吸一包煙。現年35歲的他已是一名“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使他藥不離身。可王先生并沒對疾病引起足夠重視,仍大量吸煙,不料于一周前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療。在醫生的勸告下,王先生才知道吸煙原來對心臟有這么大的危害。
作為一名心血管醫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副院長周玉杰每天都會接觸到很多冠心病患者,這其中吸煙者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患有復雜、疑難病變的患者往往都是長期吸煙的。有時通過患者的冠脈CT片子就能估計出他的煙量和吸煙年數。“吸煙對人的摧殘是觸目驚心的,也讓我感到痛心。”周玉杰指出,吸煙不僅會直接加速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還會增加醫生手術的難度,更重要的是會降低藥物的療效、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如果冠心病患者在治療后依然吸煙,會使得來不易的手術成果付之東流。
吸煙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周玉杰指出,在香煙的數百種成分中,除尼古丁外,與心血管損害有關的還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難以被過濾嘴濾除的自由基。這些物質可導致組織和心肌缺氧,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血液黏滯度增高。吸煙還可改變血脂的構成,干擾脂代謝,促進膽固醇類物質沉著,并使脂質過氧化,加速動脈硬化發生和發展。
周玉杰告訴記者,戒煙越久,心血管系統獲益也逐漸增加。國外有研究表明,戒煙20分鐘后,心跳及血壓恢復正常;戒煙8小時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到正常值;戒煙5年內,腦卒中風險可降至和不吸煙者相似的水平,而戒煙15年內冠心病風險可降至與不吸煙者相似水平。與其他冠心病致病因素相比,戒煙的花費遠小于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的費用。從這個角度講,戒煙是最經濟的治病方式。
戒煙是一個漫長而又曲折反復的過程。只有極少數吸煙者第一次戒煙就能成功,絕大多數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最終戒煙。一般要經歷無心戒、有心戒、決心戒、開始戒、戒不成、重復戒、戒成功的過程。
周玉杰表示,自己也曾借吸煙提神,也曾親歷戒煙的失敗,但最終憑借個人意志得以成功。即使戒煙失敗也不必自責,重要的是要不斷檢討失敗教訓,總結經驗,改進方法。雖然現在有戒煙貼等藥物治療,但成功率僅為40%,因此堅定吸煙者戒煙的決心才是戒煙成功的重要前提。戒煙動機越強,行動越多,方法越好的人,戒煙成功率越高。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