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可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紐約的研究人員發表糖尿病治療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血糖控制和戒煙后,其微量蛋白尿風險迅速降低。香煙中的煙堿可以刺激腎上腺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少量的煙堿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量的煙堿則可抑制或麻痹中樞神經,對糖尿病人極為不利。吸煙可因末梢血管的收縮而直接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因此,糖友尤其是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更應盡早戒煙。
不適當的戒煙反而導致糖尿病
戒煙可使人產生饑餓感,食欲增強,如不加節制,就可導致體重增加;有不少戒煙者在煙癮發作時喜歡吃些糖塊、瓜子等零食,時間長了,也可以導致體重增加。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它與糖尿病的關系非常密切,肥胖者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倍,約50%的肥胖者將來會患上糖尿病,肥胖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期望壽命縮短多達8年。肥胖者胰島素靶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或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后細胞內反應的缺陷,體內產生胰島素抵抗,是肥胖導致2型糖尿病發生的主要機理。當然,戒煙后由于體內平衡被打破,也可能引發其它疾病。所以戒煙者應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避免體重增加,并定期監測血糖。
其實,上述觀點并不矛盾。一方面,吸煙可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且吸煙對糖尿病患者有著諸多的危害,因此,應大力提倡戒煙以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對于未患糖尿病的人來說,戒煙后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合理,活動適度,保持理想的體重,可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