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草消費的版圖上,東北曾是細支煙市場的“黃金戰場”。
這片廣袤的黑土地憑借深厚的消費潛力,一度成為全國細支煙發展的風向標,不僅孕育出長白山(777)、人民大會堂(盛京細支)等本土明星產品,更見證了細支煙從邊緣品類走向主流的關鍵歷程。
然而,時移世易,如今的東北細支煙市場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在挑戰與機遇的交織中尋找新的航向。
01、當下,東北細支煙市場狀態
當下,東北細支煙市場,正經歷著深刻的結構性調整,呈現出與昔日截然不同的特征。
消費結構升級緩慢
以長春市場為例,當前細支煙消費仍以200元以下價位為主力,長白山(藍尚)、貴煙(萃)、南京(炫赫門)等經典產品占據較多份額;4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則僅有南京(雨花石)、中華(細支)等少數全國性品牌。
這種格局與五年前相比變化甚微,反映出東北細支煙消費升級的步伐相對遲緩,價格敏感度仍是影響購買決策的核心因素。
品牌博弈:本土與全國的“攻守戰”
十年間,品牌格局已從“省外品牌主導”轉向“本土品牌崛起”。人民大會堂的“盛京細支”在遼寧市場的占有率逐漸提升;長白山“777”成為吉林乃至全國的自吸煙;龍煙“冰雪”填補了地域特色細分品類的空白。
本土品牌的突圍并非偶然。它們深諳東北消費者“認家鄉、重實在”的心理,通過特質化因素強化情感聯結,甚至在煙盒設計上融入雪雕、冰燈等地域元素,讓產品成為“可攜帶的東北符號”。
需求特征:“淡口味”與“性價比”的雙重偏好
東北消費者對細支煙的需求呈現鮮明的“務實”特征。
在口味上,他們偏愛“低焦但不超低焦”的產品,既追求減害,又不妥協于口感的單薄;在選擇標準上,“價格優先”遠勝“故事營銷”——即便某款高端細支煙主打文化底蘊,若定價超過300元/條,也難入本地消費者法眼。
這種需求偏好,既源于東北傳統消費文化中的實在基因,也與當地經濟環境下的消費理性化趨勢密切相關。
02、十年變遷,東北細支煙的三大轉型
價格體系:從“平價主導”到“普一類突破”
2015年,東北市場的細支煙大都定價在20元以下;
到2025年,20-30元價位的“普一類”產品占比提升,長白山(神韻細支)、人民大會堂(硬紅細支)等產品成功站穩這一區間,標志著本地品牌在中高端市場的突破。
消費心理:從“減害焦慮”到“品類、文化上的認同”
早期消費者選擇細支煙,多是出于“低焦油更健康”的樸素認知;如今,“支持本地品牌”“習慣了”成為重要購買動機。
在長春的煙酒店調研中,不少消費者表示“優先買長白山,因為是吉林自己的牌子”,這種地域自豪感正在重塑消費決策。
樞紐地位:從“全國焦點”到“區域深耕”
隨著杭州、長沙等年輕市場的崛起,東北“細支煙試驗田”的地位有所弱化。以前,多數細支煙選擇在東北上市,或者認為“到了東北市場就能買好”。
而在近兩年,這種現象逐漸減少。此外,超低焦細支煙的熱潮集中在高端市場,卻鮮有品牌在東北布局,導致東北在行業新趨勢中的話語權有所下降。
03、東北細支煙的下一個方向
當前的東北細支煙市場,正面臨著三重挑戰:消費升級速度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高端市場被省外品牌壟斷,在超低焦等新賽道上布局不足。但與此同時,深厚的本土品牌根基、穩定的消費群體、獨特的地域文化,仍是其不可替代的優勢。
未來,本地品牌的破局或許可以從三個方向發力:
? 一是深挖地域文化價值,將東北的冰雪文化、工業歷史等元素融入產品創新,打造“有故事的細支煙”;
? 二是精準對接消費升級需求,在20-30元價位段強化口感與品質創新,填補高端市場空白;
? 三是借力數字化營銷,通過直播帶貨、社群運營等方式觸達年輕消費者,打破“傳統品牌”的刻板印象。
東北細支煙的黃金時代或許已過,但憑借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和持續創新,這片土地仍有望在細支煙的下半場競爭中,書寫屬于自己的新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