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自己的大品牌,在很長一段時間承載著「全村的希望」。
曾經百萬箱、200萬箱是那么的遙不可及,上百家工業企業、上千個卷煙品牌——小、散、低、弱、亂——意味著培育像萬寶路、七星、健牌這樣的大品牌不僅缺乏空間,也幾乎沒有可能。
進入新千年以來,隨著「大市場、大企業、大品牌」戰略、工商分離、《百牌號目錄》、「兩個十多個」等一攬子政策舉措——從目標方向、組織架構、市場環境到產業發動——的實施推進,有力地推動了中式卷煙品牌的規模做大,到2007年,有13個品牌年銷量突破百萬箱,「三紅一白」以200萬箱銷量樹立了當時的大品牌標桿。
2010年,「532」、「461」的提出,統一了整個產業做大品牌規模的信心決心,同時將品牌發展的重心調整到三類以上產品,合理地糾正了一度時期為了規模做大而過度下延結構、不惜犧牲品牌價值的方向跑偏,為后來的從大到強、又強又大打造了非常不錯的基本面。
隨著持續的消費升級,不僅賦予了高結構品牌以更大的規模空間,也讓缺乏結構支撐的大品牌后難以為繼,在「532」、「461」基礎上培育「136」、「345」,既是從「大市場、大企業、大品牌」到「大市場、大品牌、大企業」的深化進化,更進一步凝聚了培育全國性知名大品牌——規模大、價值高、競爭力強——的產業意志和政策合力。
以大而強為坐標,「136」、「345」以更高標準、更快速度、更好狀態引領著中式卷煙大品牌從全國知名向全球領先邁進。
不過,疫情過后較長時間的消費分化、需求轉弱,大品牌在承擔更大增長責任的同時,也面臨著、呈現出比較明顯的發展分化、狀態下滑,今年上半年有多個品牌出現銷量減少、收入下降,包括一些高端大品牌,尤其狀態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品牌出現了長時間、大面積的價格倒掛,已經影響到品牌價值、市場口碑和可持續發展。
具體而言,大品牌發展面臨著現時的「三個瓶頸」。一是增長瓶頸。對于銷售、結構不斷創下新高的大品牌,既不能回避高基數之上的難度放大、空前收窄,也確實有跑不快、跑不動的風險,視線拉長一點來看,大品牌有沒有增長的邊界,未來增長——規模、結構——空間在哪里?二是技術瓶頸。短期之內,很難有類似于中支煙那樣的原創新、突破性,低焦油有機會,但能否達到中支煙那樣的勢能,還有待觀察。這意味著向外的張力不足,缺乏技術創新對于品牌發展的牽引。三是價值瓶頸,大品牌的大,首先是規模大,規模化天然地站在價值感的對立面,鋪天蓋地削弱了頂天立地的力量感,并不是推出新產品、高端產品,就能夠解決品牌老化、價值固化、口碑矮化的問題,也并不是成熟產品順著往前走,就能夠保持增長、支撐增長。
更重要的是,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對大品牌以及繼續推進「大品牌」戰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方面,是輕量化、個性化、碎片化、電子化和流動性強、即時性要求高的需求變化。相比于過去,今天的消費者更挑剔,也更善變,很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在這樣的變化面前,大品牌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優勢在某種意義上反而成為短板,再加上大品牌普遍上市多年,難以避免地審美疲勞。大品牌很好,但消費者不愿意從眾,不喜歡隨大流,甚至反感「父輩的煙」。
另一方面,是大品牌不好做、不愿做、不會做的市場細分、碎片空間。我很認同一句話,優勢就是天花板。大品牌的優勢毋庸置疑,但也決定了做細分、做特色、做創新的不夠靈活。尤其面對前面提到的需求變化,原來可能是一個10萬箱的需求,現在變成了10個1萬箱,甚至是20個5千箱,大品牌確實有自身難以克服的困難,做5千箱、1萬箱的需求也有些勉為其難。
不是大品牌做得不夠好,而是「很難」做得更好。
到有魚的地方捕魚,到有水的地方養魚。魚就是那些魚,而且現在看得見的在減少,這就更加考驗養魚的耐心和韌勁,怎么樣涵養好的市場生態、穩固消費基礎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用做大品牌的決心意志做小市場、小需求,不是弱化大品牌主體地位,更不是放松大品牌培育力度,而是更加重視、更加投入創新特色、市場細分,更好滿足需求、穩固消費。
大品牌要看得見、看得上、做得來小市場、小需求,小品牌要跳出固化的做大思維,擺脫規模速勝的路徑依賴,以做深做透細分市場為目標。需要俯下身子,改變心態上的高高在上,姿態過于僵硬且爹味很足,同時提升市場狀態,提升品牌活力;需要填空加密,進一步保證供給的有效性、合理性、充分性,消費者要什么有什么,什么時候要什么時候有;需要查漏補缺,還有哪些沒有發現、沒有覆蓋、沒有跟進的市場細分和細分需求,同時要努力適應新的消費習慣;需要無中生有,對新消費需求、新消費場景要有敏感度、滲透力,積極拓展新市場機會。
一方面,是大品牌自身的求新求變。從今年上半年幾包新品的市場表現看,有力地提升品牌年輕感,吸引年輕化消費群體,拓展了新的市場細分。大品牌能變,善變,也改變。變不是背離傳統,而是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體驗、提升品牌價值,技術創新就是最好的品牌保鮮、價值升級,真正需要打破的事不想做、不會做、不敢做的思維束縛。
另一方面,是給新風格、新細分以空間舞臺。超大規模市場從根本上決定了需求的多樣性、復雜度,尤其輕量化、碎片化、個性化和流動性強、即時性滿足要求高的需求變化,「一處水源供全球」難免力不從心,而且有可能直接導致需求流失,打造多樣化、立體化的市場生態離不開新風格、新細分的豐富與充實,有其合理性,更有其必要性。
歸納起來,當穩固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沒有理由看輕、忽視那些小市場、小需求,更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松懈而傷害到市場基礎。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