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全國各地正經歷著持續高溫,但煙草行業的“高價位”賽道正經歷一場明顯的“降溫”。今年以來,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預期轉弱與消費降級的傳導效應,發展目標與零售戶經營壓力交織,使得“兩高”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庫存積壓、價格倒掛、終端信心低迷,甚至部分零售戶開始降低保檔意愿。曾經的“硬通貨”,如今陷入了“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尷尬境地。
高價位卷煙市場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又面臨哪些核心痛點?本文將結合最新數據,為您深度解析。
高價位卷煙的市場現狀:從繁榮到分化的轉折
01、增速從強勢轉向艱難
2021-2022年,全國高價位卷煙銷量呈現出強勢增長狀態,年均增長速度超20%,呈現“產銷兩旺”的景象。然而,2023年起,部分高價位卷煙出現明顯回落,年均銷量增長速度也降到10%以下。2024年更是迎來拐點,全國高價位煙銷量同比降幅超4%;即便今年以來的高價位卷煙實現止跌增長,但市場整體的低迷態勢仍難以扭轉。
02、品類從均衡轉向分化
2024年以前,全國高價位細支、中支、常規煙呈現出均衡發展狀態。而2024年之后,這一格局演變為“一增、一穩、一降”:細支煙持續增長,中支煙保持穩定,常規煙則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國高價位常規煙銷量同比降幅達6%,細支煙銷量增幅超20%,中支煙銷量增幅超10%,常規煙持續遇冷趨勢仍在延續。
03、品牌發展分化加劇
隨著高價位卷煙市場持續下行,市場發展進入存量分割期,頭部領先品牌增速突出,二線品牌基本全線衰退。今年上半年,和天下、黃鶴樓、黃金葉、中華、南京、云煙、利群等頭部品牌增幅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合計占據超90%的市場份額。但這些品牌之間的分化也同樣顯著:和天下發展獨樹一幟,黃鶴樓、黃金葉雖緊隨其后,但也呈現出2-3萬箱差距;中華、南京、利群、云煙則處于3-5萬箱區間,品牌發展分化加劇。
高價位卷煙的發展痛點:多重壓力下的困局
近兩年,“兩高”市場領域遭遇了諸多發展瓶頸,供需、競爭、消費等層面的矛盾日益凸顯。
供需兩端加劇失衡
各大工業企業持續加大對高端高價位卷煙的布局力度,新品推出節奏加快——僅2024年上市的新品就達40余款,導致市場產品數量激增、品類繁多,競爭愈發激烈,同質化問題也愈發突出。
反觀需求端:經濟不景氣導致居民收入持續縮水,消費降級趨勢明顯。在此情況下,高端高價位卷煙的禮品屬性也逐漸減弱,部分消費者從超高端轉向高端、高端轉向普一類。同時,消費群體結構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年輕消費者對高消費熱情不高,消費更趨理性。供給過剩而需求疲軟,供需失衡,導致許多零售終端積貨嚴重。
品牌競爭陷入內耗
傳統頭部品牌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長期主導市場,但在市場環境變化與新品的沖擊下,也面臨多重挑戰。
一方面,部分品牌為滿足多元消費需求加速細分品類,卻因擴張過快、定位模糊,削弱了核心產品的獨特性,稀釋了品牌價值;更有甚者因投放量過大,導致社會庫存高企,引發價格下跌甚至倒掛,進一步加劇品牌價值流失。
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通過創新尋求突圍。一些品牌深耕本土或局部市場,打造區域優勢;一些品牌則研發新品類,推出例如低焦煙、果味煙,迎合消費需求。然而新品驅動期過后,產品又陷入無人問津惡性循環,如此反復,對品牌價值形成重創。
消費觀念逐漸轉變
過去,高端高價位卷煙常被視為身份與地位的象征,是人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 “硬通貨”;而如今,這一認知正在被顛覆。年輕一代更注重自我感受與產品實際價值,摒棄 “面子消費”,奉行 “實用主義”,他們更愿意將錢花在旅行、健身等對自身有益的領域,對高溢價產品接受度低。同時,健康意識的提升讓更多人減少吸煙甚至戒煙,也有部分消費者轉向電子煙,導致高端高價位卷煙的消費群體逐漸縮小。
供需失衡加劇、品牌競爭內耗、消費觀念轉變……多重壓力下,高價位卷煙市場的“陣痛”仍在持續。當曾經的增長邏輯不再適配新的市場環境,大家該如何在存量競爭中尋找平衡?品牌又該如何尋找新的增長引擎、讓產品價值真正匹配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這些問題,或許需要整個行業靜下心來,在變化中重新審視與思考。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