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成熟、荷花滿塘。漫步在鳳崗村,印入眼簾的是成片的荷花與煙田,儼然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絕美景象。
航拍鳳崗村。彭雪攝
鳳崗村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城東15公里處的壬田鎮西南側,毗鄰206國道,北接車頭村,南鄰青龍村,東與下街村相接,西鄰葉坪鄉黃屋村,屬“十三五”省定貧困村。全村總面積2.9平方公里,耕地2825.6畝,山地約686畝。轄20個自然村小組,全村總人口893戶3839人。
2021年,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幫扶作用,江西中煙贛州卷煙廠與鳳崗村結成幫扶對子,選派3名黨員干部組成駐村工作隊赴鳳崗村實行駐村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三年來,駐村干部克服艱辛、吃住在村,寒來暑往、暮去朝來,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深耕在這片紅色熱土,努力答好鄉村振興這篇“發展卷”。
答好脫貧攻堅這道“基礎”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奮斗的起點。駐村工作隊深刻認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性,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書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的新使命、新擔當。
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堅持把加強防止返貧監測幫扶作為關鍵前提,圍繞“四不摘”的要求,對全村993戶4198人進行分析研判,針對脫貧戶、重點監測對象和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結對幫扶,建立重點幫扶臺賬,通過上戶走訪,做好政策宣傳和幫扶工作。
為了解決因病致貧這一問題,駐村工作隊密切配合村“兩委”,為脫貧戶構建了新農合基本保障、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和商業補充保險四道醫療保障線,實現脫貧戶住院看病一站式報銷90%以上,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并向脫貧戶發放醫療保健箱,以滿足脫貧戶家庭基本醫療需求。
針對脫貧戶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觀念老套、滿于現狀等情況,駐村工作隊開展政策解讀、雨露計劃、勞動就業培訓和煙葉技能培訓等活動,積極引導脫貧戶從思想上轉變、行動上付出,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募集教育基金,開展助學行動;自發組織江西中煙贛州卷煙廠職工“微心愿”捐款,幫助適齡兒童滿足物品需求;贊助修繕村史館并搭建“童心港灣”和“親情連線”頻道,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承托起孩子們的真摯夢想,成為傳承紅色文化的“小基地”。
答好鄉村建設這道“關鍵”題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駐村工作隊堅持把助力鳳崗村振興作為首要任務,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強化村級黨組織建設,努力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鳳崗村以種植蔬菜、白蓮、煙葉這三大農業產業為主,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來源,如何有效提高村民收入和務農動力是駐村工作隊一直思考的問題。“廖奶奶咸鴨蛋”是近年來成功培育的電商品牌,創始者廖奶奶是鳳崗村人,駐村工作隊希望通過“頭雁效應”引領村里大力發展養殖業,并汲取成功經驗再打造1-2個知名產業品牌。2021年,企業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方式向駐村點購買蓮子、花生、咸鴨蛋等農副產品,為鳳崗村品牌塑造和持續增收發揮促進作用。在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鳳崗村流轉260多畝土地用于建設大棚蔬菜基地,通過招商引資,增加大棚種植面積,不僅解放了勞動力,也增加了田租收入和務工收入。近年來,駐村工作隊有效開展工商銜接,協調煙草公司投入配套資金,在村內新建10個烤煙房,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村容村貌是農村現代化的標志之一,駐村工作隊選取村內樹齡分別為700多年和500多年的兩顆相鄰老榕樹作為地標性景點,向公司申請專項資金,通過打造金圣文化廣場、修繕道路和安裝路燈,更新改造了村級池塘圍欄、村民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徹底改變了過去“雨天一身泥”的面貌。
“我打小就喜歡坐在榕樹下乘涼,自己帶個小凳子,天黑就回去。現在這個廣場做的這么好看,還有凳子和路燈,務農累了在這里坐一坐,傍晚可以帶著孫子出來玩耍,再不怕天黑看不見了,美的咧!”村民歡欣雀躍。
答好人文生態這道“加分”題
鄉村要振興,文化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不單把精力放在物質層面,更關注鄉村整體的精神文明情況。
首先是制定村莊規劃。以建設“自然生態之美”的村莊為目標,駐村工作隊助力實施人居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通過整治“八亂”現象、持續實施“五凈一規范”工程、完善門前三包機制等系列措施,不斷提升鳳崗村村容村貌。如今,荒草叢生的村內空地已經改造成為村民公園,極大提升了村內整體景觀和人居環境水平。
其次是開發生態資源。鳳崗村內現有5處贛南客家民居的古建筑群,其中較為典型的是于1724年興建的鐘唐裔公祠,主體建筑長56米,寬56米,面積達到3000多平方米,內設“九廳十八井”,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每次有外地游客來鳳崗村參觀,村里的老書記都會熱心地向大家介紹“九廳十八井”,為客家文化的傳播與弘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下一步,挖掘包裝本土“紅、綠、古”旅游資源,開發“九廳十八井”旅游帶,打造“游、學、吃、住”旅游一條龍特色生態旅游示范村,仍是駐村工作隊需不斷努力的方向。
最后是實施人文關懷。駐村工作隊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場所為依托,建設了“孝老食堂”。通過成立理事機構、完善管理制度,食堂為農村留守、孤獨和困難老人烹飪“暖心餐”,提供餐飲服務,不斷改善村民的生活質量。
2022年3月,鳳崗村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此前,鳳崗村已被列入江西省首批傳統村落名錄。
沃野升希望,鄉村綻新顏。
“目前,鳳崗村村級大棚蔬菜共760畝、煙葉種植500畝、白蓮種植1000畝,解決本村務工人員100人以上,全村121戶脫貧戶白蓮種植戶達到90%。脫貧戶和三類人員每年可以增收1600元左右,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0萬元左右;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21年的6900元左右,增長到了現在的16000元左右。”駐村第一書記鐘天明笑著說道。
鳳崗村這篇鄉村振興“發展卷”是江西中煙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煙草企業責任與擔當的縮影,也是駐村工作隊三年以來助力這片紅土地振興發展的實踐與堅守。今年7月,贛州卷煙廠對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的新一輪幫扶工作也將正式啟動,新的“第一書記”也將繼續從“心”出發,用心“答卷”,繼續在贛南紅色大地上,續寫著鄉村振興新的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