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浪潮撲面而來,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卷煙廠近年來瞄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促進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努力在智能制造領域開辟新賽道、在數字化浪潮中塑造新優勢。
定位“坐標” 明確“航向”
上海卷煙廠認為,智能制造要突破發展瓶頸必須全局謀劃、長遠思考。他們明確工廠在智能制造體系中的“坐標”,著力推動生產制造、質量管控、運行維護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在推動智能制造的過程中,上海卷煙廠努力做到軟實力與硬實力并重。一方面,通過“場景驅動、立足制造、業務融合、廣泛動員”,圍繞條線的縱向協同與制造環節的橫向互通,提升工廠管理能力與數字素養的軟實力;另一方面,基于智能制造體系三維模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產制造領域的融合應用,不斷提升硬實力。
上海卷煙廠制定實施了“1+1+7+8+N”智造工廠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依托“一網聯通、一庫匯聚”,縱向集成七個專業條線,橫向串聯八個車間,以信息化治理體系、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為支撐,打造N個“智能+”應用場景,以點帶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圍繞需求 精準“落子”
“是否可以通過構建控制模型,實現煙絲出水口含水率溫濕度自動控制?”“是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整合,實現能耗數據自動抓取及其匯總分析的可視化呈現?”上海卷煙廠各車間圍繞生產中的難點痛點,提出一系列創新設想。上海卷煙廠相關科室結合工廠基礎設施條件與未來轉型發展的總體布局,幫助車間評估“智能+”應用場景實施方案的可行性與經濟效益,做到精準“落子”。
他們對照智能制造特征,在數字生產、數字質量、數字能源等方面開展“智能+”應用場景研究,努力滿足規模效應與柔性制造兩方面需求。在數字生產環節,瞄準“先進過程控制”,構建算法模型,實現制絲工序煙絲出口含水率全過程智能預測與控制,有效提升工藝質量指標。在數字質量環節,以“產品質量優化”為目標,依靠大數據平臺強大的數據吞吐及融合能力,通過“自反饋—自診斷—自預測”的閉環管理與質量預測模型,實現數據快速分析診斷以及生產線全面控制和預警。在數字能源環節,通過大數據平臺有序調度,實現數據抽取、加工、存儲,通過BI數字分析工具,全方位可視化展現能源數據分析結果。
“太好了,制絲環節的含水率問題終于成為‘過去式’!”“自從有了預測模型,再也不用擔心環境溫度驟變,烘絲來料水分穩定多了!”一線工作人員對各種“智能+”應用場景贊不絕口。上海卷煙廠以“適用、管用、真用”為目標,不斷為智造工廠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