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卷煙生產線上,有一個默默奉獻、守護生產穩定的“幕后衛士”——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駐馬店卷煙廠動力車間,這個看似普通的車間,實則肩負著確保生產順利進行、設備穩定運行的重任。近年來,動力車間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深入實施“望聞問切”工作法,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為保障生產平穩運行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神探之眸細“望”微,防微杜漸穩生產
在動力車間,每一雙眼睛都如同神探之眸,時刻洞察著生產現場的每一個角落。生產班組和維修班組以廣泛的巡檢過程為基礎,安排專人“滾動式”對重點區域進行細致排查,這些巡檢人員不僅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更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們如同獵鷹般俯瞰整個生產現場,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
這種前瞻性的預防措施,使得“跑冒滴漏”等問題在萌芽狀態就被及時發現并處理。巡檢人員通過對設備的細致觀察,能夠迅速發現設備表面的裂紋、變形等微小變化,從而提前預判設備可能存在的問題。
正是這種深入的觀察和細致的排查,確保了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即便是在設備出現故障時,也能夠迅速找到問題所在,避免了生產事故的發生,不僅提升了車間的整體管理水平,也為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諦聽之耳辨“聞”異,洞察秋毫識故障
巡檢人員不僅用眼睛觀察,更用耳朵傾聽。他們通過傾聽設備的運轉聲音,運用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聽覺,準確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態。這些聲音對于普通人來說都大同小異,但對于巡檢人員來說,卻是設備運行狀況的重要信號。
通過傾聽設備的運轉聲音,巡檢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在運轉過程中出現的異響、雜音等異常情況,這些異常情況往往是設備出現故障的前兆。通過及時捕捉這些信號,巡檢人員能夠迅速定位故障點,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修復。這種“小病早治”的方式,不僅避免了生產事故的發生,還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同時,巡檢人員還會將聽到的聲音與設備正常運行時的聲音進行對比分析,以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這種對比分析的方法,使得巡檢人員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況。
智者之口勤“問”心,溝通無阻提效能
日常生產工作中,生產一線的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之間保持著緊密的溝通聯系,他們通過生產和維保過程中設備的變化和問題反饋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態和需求。這種高效的溝通方式,確保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高了生產過程的協同效率。
在溝通過程中,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互相交換意見和建議,了解各自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設備問題。同時,也會互相交流在巡檢時設備的運行情況和維保重點。這種雙向的溝通交流,不僅增強了團隊之間的凝聚力,也為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設備出現故障時,巡檢人員會與生產一線的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共同商討解決方案。他們通過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制定出高效可行的維修方案。這種團隊協作的精神,使得故障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修復,減少了設備的停機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神醫之手精“切”治,妙手回春護周全
動力車間的技術團隊如同經驗豐富的醫者,他們運用多年積累的相關知識和實踐經驗,利用專業工具對設備內部進行深入的“切脈”診斷,對設備運行狀態精確把握、對健康程度細致分析。
技術團隊會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運用各種專業工具,對設備的各項參數進行精確測量,深入分析數據,通過全面的診斷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這個過程就如同醫者通過把脈,細致診斷病人的病情。他們通過“把脈”進行數據比對、趨勢分析,判斷設備的健康狀態,他們不僅關注當前的故障,還會關注設備的發展趨勢,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這種深入細致的“把脈”,使得技術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設備的潛在問題,“切”代表著深入細致的診斷和分析。動力車間的技術團隊正是通過這一環節,確保了設備的健康運行,為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這個過程中,“望”是觀察,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洞察設備的每一個細節,尋找故障的痕跡。而“聞”則是傾聽,傾聽設備的“聲音”,通過設備運行時的聲音變化,判斷設備的健康狀況。接下來是“問”,通過向操作人員、維修人員詳細詢問設備故障前后的運行狀況,搜集第一手資料,為故障診斷提供有力依據。最后是“切”,通過對設備“把脈”了解內在問題,綜合“望聞問”,確定“病因”找到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動力車間正是通過“望聞問切”這一利器,不斷磨礪和提升自身實力。在生產期間,不僅及時發現并解決了眾多潛在問題,確保了設備的穩定運行,還通過與生產一線人員的緊密溝通,優化了生產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工作間隙,依托創新工作室聯盟平臺,形成長期學習、長期交流模式,充分發揮“傳幫帶”的傳承精神,將“望聞問切”這一工作方法傳承下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為生產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在未來的工作中,動力車間將繼續秉持這種精神,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水平,為工廠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王瑞鐸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