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卷煙廠新廠區航拍。饒穎 攝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企業實現節能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多年來,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紅河卷煙廠圍繞“建成什么樣的綠色工廠、怎么建設綠色工廠”這一課題,緊緊圍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節能減排任務要求,堅持設計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的思路,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全員實踐,搭建優質、高效、低耗、協同、綠色生產鏈,全力打造綠色工廠。
攜手同行,持續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環境的打造
時隔四年,再次行走在紅河卷煙廠新廠區,記者看到,曾經的小樹苗已經長成大樹,綠化帶里到處可見喬木、小葉榕等,處處綠草如茵、花香鳥語,工廠與自然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整個園區充滿生機與活力。
事實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紅河卷煙廠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是一以貫之的。
20世紀80年代末,紅河卷煙廠在彌勒市建廠之初,整個城市僅有一條十字街。2003年,紅河卷煙廠助力地方政府,建起了彌勒市第一個綠色生態旅游區——湖泉生態園。建成后,生態園成為當地居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也邁出了彌勒作為生態旅游城市的發展步伐。時至今日,彌勒已經成為云南省知名的旅游康養休閑城市。“紅河卷煙廠老廠區,到處是植被和花卉,廠區也對外開放。每到周末和節假日,來參觀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紅河卷煙廠環境能源科科長陳志貴介紹說,他們十分注重廠區環境建設,也一直致力于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007年,紅河卷煙廠成立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由廠長任組長,由各車間、各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統籌安排全廠的節能減排工作,逐步形成節能減排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雖然那個年代技術等條件一般,但紅河卷煙廠還是千方百計推動節能減排,“不主張過度節約,但堅決杜絕浪費”的口號一直延續至今。
很長一個時期,紅河卷煙廠老廠區和復烤車間是分開的。按照相關規劃要求,基于生產需要,兩個廠區都要有自己的燃煤鍋爐。為了節約能源,減少廢氣排放,紅河卷煙廠車間技術人員對鍋爐進行了多次改造。
“對鍋爐產生的熱量和能源進行測算后,我們在后續設備上安裝了一個省煤器,將煙氣的余溫進行再回收、再利用,從而達到節約和環保的目的。”動力車間副主任王鵬說。
隨著技術發展,紅河卷煙廠繼續探尋節能減排更優方案。
就在湖泉生態園開建的同一時間,紅河卷煙廠關停老廠燃煤鍋爐,投入大量資金,按照集約化思路,依托管道運輸的方式,通過復烤車間實現西“汽”(蒸汽)東送。
這一改變的成效如何?據測算,2004年,紅河卷煙廠燃煤數量從4萬噸減少至2萬噸。截至易地技改搬遷之前,通過技術提升等多種方式,紅河卷煙廠燃煤量最低時段低至每年1.2萬噸。
2021年,紅河卷煙廠借助易地技改搬遷的契機,從規劃設計開始就將搭建高起點綠色生產平臺作為新廠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他們正視老廠節能管控欠精益、控污減排欠精準、生產智能化水平待提升的短板,參照行業綠色工房建設標準,與時俱進在項目建設上筑牢新廠能源資源節約和控污減排的根基,在細節上下足功夫——
響應云南省相關要求,紅河卷煙廠將新廠建在彌勒東南邊丘陵荒坡地帶,未占用寶貴的耕地資源;
聯合工房大量采用自然光照明,車間及各功能房自然敞亮,充分體現了人與企業、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理念;
制絲車間采用“三頭三身三尾”的配置模式,具備成品煙絲貯存溫濕度平衡好、壓實性小、節約建筑面積和能耗等優點,風力送絲采用低風速高料氣比恒速氣力輸送技術,大大降低風送能耗;
工廠電力網結合供電品質、損耗,突出可靠性和靈活性,將車間變電所設置在負荷中心,以縮短配電半徑,減少電能損失和電纜長度;變配電設備選用高效節能型產品,有效降低電能消耗。
2022年,紅河卷煙廠環境能源科正式成立,通過績效管理、制度管理、行為培養等多種方式監督全廠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情況。自此,紅河卷煙廠綠色工廠建設步入新的階段。
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雙提升
今年5月20日,對紅河卷煙廠而言意義非凡。這一天,他們在城區使用了21年之久的老復烤車間關閉,新車間伴隨著新能源于這個“烤季”正式投入使用。這意味著紅河卷煙廠徹底結束了以煤為燃料的歷史。
動力車間鍋爐系統是廠里產生廢氣的主要設備。對鍋爐進行持續改造,紅河卷煙廠從未停下腳步。
要實現鍋爐改造,最關鍵的是解決設備問題。2021年,借助新工廠建設契機,紅河卷煙廠配置了兩臺先進的25噸天然氣鍋爐,以清潔能源天然氣作為燃料,采用低氮燃燒技術,廢氣排放濃度遠低于相關標準限值。
“天然氣完全替代煤,這一轉變不僅大幅度減少了燃煤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大力推動了我們綠色工廠建設邁上新臺階。”王鵬看著燃氣鍋爐興奮地說,雖然使用天然氣成本比煤要高,但后期廢氣處理費用比煤更少,再加上近年來煤的價格不斷提高,綜合對比之下,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均顯著提升。
煤改氣——這是紅河卷煙廠以設備升級改造探索綠色工廠建設的一個縮影。
清潔能源效果好不好,數據更有說服力。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6516噸,相比2020年老工廠時的10592噸減少4076噸。
與此同時,在廢氣減排方面,紅河卷煙廠針對影響大氣環境的烘絲機煙氣、生產加工產生的粉塵和異味等廢氣源進行減排處理,采用高效除塵器對卷煙制造產生的工藝廢塵進行處理,濾除排向大氣的顆粒物,同時采用“低溫等離子處理系統”消解異味,保持空氣清新,極大降低了廢氣排放量。
天氣晴好的時候,日落黃昏,紅河卷煙廠與彌勒山水相映成趣。
進入夏季,紅河卷煙廠內的綠植枝繁葉茂,而用于澆灌廠區綠植的水源主要來自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中水。
“新廠房建成以前,工廠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只能排放到市政府污水處理管道中,費錢又費力。現在,我們掌握了處理技術,能夠實現廢水在工廠內的循環利用,大大提升了節水經濟效益。”陳志貴說。
污水處理能力是衡量企業綠色發展水平的“試金石”。紅河卷煙廠污水處理系統每天能處理800立方米污水,處理方式采用“水解酸化+MBR”工藝,處理后的廢水水質能達到城市景觀環境用水和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可用于綠化灌溉、道路清洗和景觀水池補水,企業也實現了污水零排放。
此外,在節水用水上,紅河卷煙廠始終秉承“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觀念,制定實施生產生活用水分開計量、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各種節水器具使用等措施,力爭管好用好每一滴水。
在紅河卷煙廠干部職工看來,提高資源利用率,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這個月廠區用電量對比上個月明顯降低了,看來推行的節電措施效果還是不錯的。”王鵬看著廠區的用電數據說,推動節電降耗,這在動力車間辦公室已不是新鮮事。
為了讓每一度電發揮最大功效,紅河卷煙廠制定了詳細的用電方案:建設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統,采用分時段、分區域等多種照明控制方式推動照明節能,對辦公區域、路燈、走廊等區域分時段推行自動化照明;采用節能環保型光源,照明設備全部采用節能環保的LED燈,在動力、制絲、卷包車間采用光導照明技術,在廠區南坡區域安裝太陽能路燈……此外,圍繞噪聲污染,紅河卷煙廠在新工廠建設平面布局上綜合考慮噪聲的相互影響,采用振動設備設置減振墊和隔聲罩等方法,在辦公區域和生產車間基本做到了動靜分區。
以技術攻關為抓手,紅河卷煙廠改出的是綠色環境的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底氣。
精細管理,持續推動節約理念滲透和行為養成
2022年以前,在紅河卷煙廠,用電管理相對粗放,更多的是通過宣傳節約的方式促成干部職工參與行動。
2022年環境能源科成立以后,每隔一段時間,相關人員會進行突擊檢查,確保非生產時間段設備、照明等處于關閉狀態。
現在,每年年初,各部門都會根據自己的用電需求進行提報,由環境能源科進行監督管理,并與考核績效直接掛鉤,非特殊情況下嚴格按照提報需求使用電資源。
從粗放到細致再到更加精細,紅河卷煙廠強化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一位干部職工養成良好習慣。
“每個部門崗位的需求不同,我們會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進行調整。”陳志貴說,有些工位靠窗,由于彌勒日照時間長,白天光線非常好,這些工位就不需要開燈;有些辦公室工位裝有一個開關,直接對應自己頭頂的照明燈,可根據需要獨立操作。
以良好習慣的自覺養成為目標,紅河卷煙廠圍繞新工廠綠色低碳運行大膽創新、探索和實踐。
在頂層設計方面,他們以目標引領、流程驅動、效能評價、改進創新為抓手,以“端到端”的業務流程為核心,構建支撐紅河卷煙廠綠色發展的高效能治理和制造力提升“兩個規劃”,將企業產業集群優勢、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轉化為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整體綠色發展優勢。
在能源管控與生產保障方面,他們堅持運用辯證思維,客觀分析、理性看待新工廠生產的能耗、水耗和排放管控,全局性做好工廠頂層設計和統籌,將精益節能節水和減排列為重點工作任務融入卷煙生產全流程。
在綠色生產激勵機制方面,他們堅持以人為本,圍繞易地技改后新廠的重點流程節點,全面梳理優化形成充分體現卷包、制絲、動力、成型、復烤生產狀態的綠色指標,讓制絲、動力、成型車間在保障卷包生產需求的前提下,彰顯綠色生產的能動性。
管理好不好,標準很關鍵。
“我們參照綠色工廠建設國家標準,聽取廣大干部職工意見建議,從方向引導、過程管控、結果衡量三個維度綜合考量,制定了涵蓋全鏈條的綠色生產內控標準。”陳志貴說,他們對卷煙生產全流程進行識別,建立涵蓋廢氣、廢水、廢物、噪聲、異味排放,以及節電、節氣、節水的完整內控標準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數字賦能,紅河卷煙廠讓管理插上了智慧“翅膀”。
“我們以數字工廠建設為切入點,充分借助數字化技術對生產裝備、制造能力、綠色節能等進行賦能,以數字化技術推進所有內外部系統的整體集成。”紅河卷煙廠經濟運行科副科長魯順良介紹說。
在控制中心,可以看到相關工作人員通過環境管理系統實現對“工廠—車間—工段”的三級精準管理。
“所有設備運行情況可以通過數字孿生系統實時查看,故障處理能夠及時提醒,節省了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能源使用情況每隔10分鐘自動反饋一次,有任何異常數據會實時推送給相關人員;工廠環境相關數據每10秒更新一次,便于系統自動調整環境設備狀態。”魯順良說,除了設備,工廠綠化帶區域也能實現由后臺“大腦”根據天氣變化精準控制自動噴灌,節省人力的同時也大大節約了水資源。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換來的是卓有成效的改變。
現在,紅河卷煙廠廣大干部職工除了在辦公區、車間養成了良好的節約習慣外,還通過選擇步行、騎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出行方式做到綠色出行,甚至自發利用周末時間到生態園等區域清掃垃圾,身體力行參與環保事業。
“我們要讓身邊每個人都成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第一責任人,自覺自愿擔起實現企業全產業鏈綠色生產的責任,讓紅河卷煙廠真正成為職工熱愛、行業放心、社會認可的綠色工廠。”面對未來,紅河卷煙廠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紅河卷煙廠的綠色工房和廠區。張偉攝
鍋爐操作工對水位計進行檢查和保養,確保新能源設備正常運行。 尹萍攝
維修人員定期檢查保養新能源鍋爐設備,切實保障能源有效供應。
借助數字化手段,車間工作人員及時檢查設備運行狀態。
依托中控平臺,紅河卷煙廠實現綠色生產的數字化管控。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