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聚焦激發青年創新動力,湖南中煙零陵卷煙廠探索創建青年創新工作室,通過項目攻關、技能培訓等手段,積極為青年人才賦能搭臺,為工廠創新發展插上“青春之翼”。
在該廠有一個青年人才工作室——制絲車間青年創新工作室,永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伍先為該工作室帶頭人,成員由廠勞模、標兵、青年崗位能手、專家等14余人組成,平均年齡33歲。近年來,工作室被評為“永州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公司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圖為制絲車間青年創新工作室在開展討論交流)
勇于創新解難題攻克多個技術難題
“以前優化松散回潮出口水分的穩定性全憑老師傅的經驗,水分的穩定性全靠‘盯’,出口水分一有波動,調控便忙不停,經常調完A線調B線。”制絲車間中央集控工蘭芳介紹道,現在技術人員運用數據建模分析對松散回潮工序進行智能調控,松散回潮出口水分穩定多了,大家的工作量也減輕了。
解決生產制造“痛點”,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是該工作室成立的初心。工作室技術員文廣球針對這一問題,帶領工作室青年人才開展技術攻關。他們對該項目以往的優化過程進行復盤,在剖析和反思中不斷延展思維,得到新啟示、找出新問題,以“走出去”的形式向行業智能制造領先企業取經學習。
此次攻關只是該工作室發揚創新精神,勇挑重擔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工作室圍繞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主題進行課題攻關,每年各成員都承擔著不同的攻關課題,目前攻關的17個項目中,多數已策劃完成,進入項目實施階段。一支勇于創新、敢于攻堅克難的隊伍逐漸成為車間內部最強“CPU”。
人才培養有實招師徒結對成長快
青年創新工作室以人為根本,打造青年“活力智囊團”。工作室按“一站三區”布局青年交流驛站、機電基礎訓練區、電氣技能訓練區、技術創新實驗區。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專業青年員工,因材施教,開展學習交流研討、技能訓練、創新實驗等活動。
去年,工作室選派成員參加外部培訓11次,開展覆蓋數字化轉型、電氣技術技能提升、設備工藝管理、項目管理培訓30余次,結合電氣技能比武、技能競賽、技能鑒定等形式,充分發揮“鯰魚效應”優勢,形成具有良性競爭活力的青年“智囊團”。
與此同時,工作室充分發揮技術骨干作用。讓青年員工與技術骨干結成師徒關系,在實踐中感受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幫助青年員工提升技藝,目前已有結對師徒12對。
葉片加料操作工陳柏兵說,進入青年創新人才工作室既有壓力,也有動力。跟隨師傅學習電氣維修的知識,雖然有難度,但和勞模專家、同事們一起,既能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又能提升和鍛煉自己,是很難得的機會。
如今,在青年創新工作室,無論是工作室牽頭人,還是參與成員,都把滿滿的熱情投入到項目攻關中。他們的努力,將轉化為零陵卷煙廠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