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媒體N News6月17日報道,韓國反吸煙學會在最近舉行的春季學術會議上,向第22屆國會提出了五項“預防吸煙及促進戒煙的法律任務”,希望在未來四年內積極推動相關法律的修改與制定,以進一步加強對煙草和尼古丁產品的監管。
提議的五項立法方案包括:
·修訂《煙草事業法》第2條中的“煙草”定義:將合成尼古丁產品納入監管范圍,彌補現行法規的不足;
·禁止調味煙草:阻止通過添加香味誘導青少年和兒童開始吸煙的行為;
·便利店等零售店內禁止煙草展示:限制煙草產品在銷售點的可見性,減少公眾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接觸機會;
·無廣告的標準化煙盒包裝(Plain Packaging):通過簡化和統一煙盒包裝,去除吸引性的設計,降低煙草產品的吸引力;
·禁止一次性電子煙:遏制一次性電子煙的使用和銷售,減少其對青少年的吸引力。
據韓國保健福祉部的統計,在第21屆國會中,共有67項涉及煙草監管的法案被提出(其中政府提案4項、議員提案63項),但最終僅有3項獲得通過。
這三項通過的法案分別是:
·擴展國民健康增進負擔金的適用范圍:從傳統的煙草葉片擴大到莖和根等原料產品(2021年8月生效)。
·擴大教育設施周邊的禁煙區: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草煙霧的影響(2024年8月生效)。
·制定《煙草有害成分管理法》:對煙草的有害成分進行分析和公開(2025年11月生效)。
雖然《煙草有害成分管理法》的制定是保健福祉部和反吸煙學會十余年努力的成果,但該法案面臨著一些“毒素條款”的挑戰。根據現行的《煙草事業法》,該法律僅適用于被定義為“煙草”的產品。因此,目前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合成尼古丁產品,以及最近出現的無尼古丁液體(包括尼古丁類似物)不在其監管范圍內。這使得這些產品可能會規避法律監管,削弱法律的效力。
因此,韓國反吸煙學會敦促在《煙草有害成分管理法》實施之前,必須優先修訂《煙草事業法》,以確保對所有煙草和尼古丁產品的有效監管,避免法律成為“半吊子法案”。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