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功能成分與生物合成創新團隊與四川省煙草科學研究所、青島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攻關,在煙草的飼用評價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分子育種(Molecular Plant Breeding)》和《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專業期刊上。
煙草是生物產量最大的植物資源之一,畝產鮮葉可達7噸以上,且蛋白含量較高、次生代謝旺盛,具有極大的挖掘利用潛力。然而,由于高煙堿含量的制約,煙草的多用途利用研究和開發工作進展緩慢。該團隊通過長期努力,培育了煙堿含量為0.05%~1.0%的系列低煙堿煙草材料,并以肉兔為試驗對象,通過協同攻關進行了煙草的可飼性評價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肉兔可采食煙堿含量低于0.3%的煙葉,并能長時間持續采食煙堿含量低于0.1%的煙葉。該團隊進一步利用煙堿含量為0.1%的煙葉進行了煙草的飼用評價研究,分析了飼喂低煙堿煙葉對肉兔的體重、血液指標以及腸道菌群等方面的影響。該研究利用培育的低煙堿煙草材料進行了煙草的飼用可行性探索和初步評價,為煙草的飼用開發提供了參考,對煙草的多用途利用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中國煙草總公司和中國煙草總公司四川省公司等研究課題的共同資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