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社區便利店,老板老周蹲在細支煙貨架前,把一包印著浮雕花紋的“云煙(神秘花園)”擺到C位。隔壁奶茶店的小妹探頭打趣:“周叔,現在賣煙都得搞藝術展了?”老周苦笑:“不搞不行啊,年輕人都認這個?!?/span>
這場景,是當下20萬中小卷煙零售戶的真實寫照。當細支煙市場份額突破20%,當“南京(炫赫門)”從“年輕人最愛”變成“中年大叔口糧”,當消費者開始用挑剔的眼光審視煙支的濾嘴設計、包裝的觸感甚至余味的層次——細支煙的“拼質時代”,早已不是頭部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專利,而是中小零售戶必須直面的生存命題。
一、選品邏輯:別被“網紅款”帶偏,中小零售戶的“精準卡位”比跟風更重要
“去年跟風進了20條某頭部品牌新推出的‘高顏值細支煙’,結果三個月才賣完。”杭州某社區便利店老板王姐的教訓,戳中了中小零售戶的選品痛點——頭部品牌的“品質內卷”,在零售端可能變成“庫存積壓”。
細支煙的“品質升級”,本質是消費者從“嘗鮮”到“挑剔”的轉變。但中小零售戶的貨架空間有限,選品必須回歸兩個核心問題:“我的顧客是誰?”和“他們為什么買這包煙?”
社區店:中老年顧客占比超60%,對“南京(炫赫門)”“利群(西子陽光)”的忠誠度極高。此時強行引入“設計感爆棚但口感偏淡”的新品,只會讓貨架淪為“陳列道具”。
商圈店:年輕白領和游客是主力,他們可能為“泰山(儒風細支)×故宮文創”的聯名包裝買單,但復購率取決于口感是否“不踩雷”。
關鍵提醒:別被“網紅款”的短期流量迷惑。某連鎖便利店的數據顯示,2023年新上市的細支煙中,70%的銷量集中在上市前3個月,之后迅速回落。中小零售戶更應關注“長尾產品”——那些口感穩定、復購率高、利潤空間適中的“經典款升級版”。
二、捆綁銷售:“細支煙+X”不是數學題,而是“場景共鳴”的心理學
“單賣一包煙賺2塊,搭配美妝小樣能賺8塊?!鄙虾lo安區某煙酒店老板陳姐的“柔情時刻”套餐(云煙(神秘花園)+蘭蔻口紅小樣),看似是簡單的加法,實則精準擊中了女性消費者的“情緒價值”。
但現實中,更多零售戶的捆綁銷售淪為“強行組合”:把細支煙和打火機捆在一起賣,結果顧客拆開包裝只拿煙;把高端細支煙和廉價巧克力擺在一起,反而拉低了產品調性。
成功的捆綁銷售,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場景契合:美妝小樣和“云煙(神秘花園)”的浮雕包裝,共同構建了“精致生活”的場景;茶禮和“黃鶴樓(硬平安)”的組合,則契合了商務人士“送禮有面兒”的需求。
2.價值感知:顧客愿意為“套餐”支付溢價,是因為覺得“賺了”。陳姐的套餐中,口紅小樣是品牌方提供的試用裝,成本幾乎為零,但顧客卻覺得“花35元買煙,還白得一支口紅”。
反面案例:某便利店曾推出“細支煙+礦泉水”套餐,結果銷量不升反降。顧客的吐槽很直接:“我缺的是那瓶2塊錢的水嗎?我缺的是買這包煙的理由!”
三、客群遷移:從細支煙到雪茄,別讓“高端化”變成“自嗨”
廣安鄰水縣的案例曾被廣泛報道:一家社區店通過引入雪茄體驗區,使雪茄銷量增長26%,連帶細支煙復購率提升40%。但深入調研會發現,成功的關鍵不是“雪茄”本身,而是“精準識別交叉客群”。
這家店的老板做了兩件事:
1.數據篩選:通過云POS系統發現,購買“黃鶴樓(視窗)”和“進口巧克力”的顧客中,40%曾瀏覽過雪茄產品;
2.場景降維:沒有設置昂貴的雪茄保濕柜,而是用透明亞克力盒展示入門款雪茄,并提供免費剪茄、噴槍體驗——降低嘗試門檻,比“高端化”更重要。
反觀某些零售戶的“高端化”嘗試:在店內劃出一塊區域,擺滿昂貴的雪茄和威士忌,結果門可羅雀。問題出在哪里?他們忽略了中小零售戶的核心優勢:貼近社區、熟悉客群、能提供“輕量級”的體驗。
正確姿勢:
· 從“細支煙??汀敝泻Y選潛力客群:比如購買高端細支煙滿3次的顧客,推送雪茄體驗券;
·?用“小而美”的體驗替代“重資產”投入:比如提供雪茄剪借用服務、舉辦“細支煙與雪茄品吸對比會”,而非盲目采購高價雪茄。
結語:中小零售戶的突圍,本質是“回歸商業本質”
老周的便利店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節奏:貨架上,“南京(炫赫門)”和“云煙(神秘花園)”各占一半;收銀臺旁,擺著“細支煙+口香糖”的小套餐(針對開車顧客);角落里,一個透明的亞克力盒里放著幾支入門款雪茄,旁邊貼著手寫標簽:“嘗鮮價:剪一支,抽一口,不滿意算我的?!?/p>
細支煙的“拼質時代”,對中小零售戶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它迫使零售戶從“坐等顧客上門”轉向“主動理解需求”,從“賣產品”轉向“賣場景”,從“渠道商”轉向“生活方式提案者”。
但無論如何轉型,核心永遠是三個字:“懂顧客”。
·?別被頭部品牌的“品質內卷”帶偏,選對貨架上的每一包煙;
·?別把捆綁銷售做成數學題,讓顧客覺得“賺了”而不是“被套路了”;
·?別讓“高端化”變成自嗨,用“輕量級體驗”激活交叉客群。
細支煙的戰場,從來不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而在每一個社區便利店、商圈煙酒店、街角小超市的貨架前。當中小零售戶開始用“人”的溫度去理解“煙”的品質,這場突圍戰,就已經贏了一半。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