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該如何更好地推進“不見煙頭”,創建無煙環境?近日,記者從宜昌市疾控中心獲悉,為提高控煙干預能力,目前宜昌正持續推進控煙立法。《宜昌市控制吸煙條例》已納入宜昌市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項目(2022-2026年)。
記者在萬達廣場附近走訪發現,銀行、醫院、商超、車站等情況較好。“每年我們都會開展城區公共場所禁煙工作現狀調查,今年又是餐館、網吧墊底。”宜昌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宜昌開展公共場所禁煙工作以來,整體效果一年比一年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推進控煙立法正是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早在1997年,宜昌市就出臺首個“禁煙令”。2008年6月,市政府再次修訂并出臺新的《宜昌市城區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要求在城區10類公共場所禁止吸煙。2021年12月31日起施行的《宜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也規定重點治理在室內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等禁止吸煙場所吸煙的不文明行為。
無吸煙現象場所比例升高,煙草廣告比例持續下降……宜昌公共場所控煙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對室內吸煙者,多以勸阻為主,對于拒不改正者的處罰等執行起來仍存在一些問題。
“已有的法律法規對控煙規定執行不到位,已無法更好地滿足控煙需要。”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分析,比如存在對控煙范圍和場所界定有局限,無法涵蓋全部公共場所;控煙內容限定模糊,未實現全面無煙;處罰內容局限,力度不夠明確;單一部門執法,執法力度薄弱等問題。迫切需要完善立法,不斷探索和創新控煙執法模式,為規范社會行為提供法律依據。
“今年3月,《宜昌市控制吸煙條例》已納入宜昌市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項目(2022-2026年)。”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要真正做好公共場所禁煙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合力。下一步將更好地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加快對控煙行動的立法進程,讓控煙工作有法可依,做到“不見煙頭”。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