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電子煙新際準開始執行,國內所有水果味電子煙全部下架,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只提供國標煙草口味電子煙和具有兒童鎖的煙具。北京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表示,新規核心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不受電子煙引誘。
?
10月25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有財經分析人員認為,從《公告》可見,國家對電子煙市場的規范是采取了逐步推進的方式,在稅收上仍然保留了進一步加征的空間。
10月上旬,有網友發布了一段在G689次高鐵上有乘客吸電子煙的視頻。這一事件引發公眾對電子煙是否應該納入控煙條例的討論。絕大多數觀點認為,公共場所禁吸電子煙不應成為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在一些地方的控煙條例中,對“吸煙”的法律界定未及時調整,讓電子煙等新型煙草未被完全納入管控范圍內。
但隨著新國際的實施和一系列監管政策的細化,電子煙長期的模糊身份得到了明確歸屬,對電子煙的征管趨勢也正逐步向傳統煙草看齊。無論在控煙方面還是在產業發展方面,電子煙都會取得跟傳統煙草類似的“待遇”。
國際方面,由于受到嚴厲監管的影響,美國電子煙制造商的日子也不好過。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稱,電子煙巨頭Juul正在準備申請破產。Juul是美國電子煙市場數一數二的巨頭,隸屬于美國奧馳亞集團,后者也是國際知名香煙品牌“萬寶路”的擁有者。對于Juul的發展現狀,奧馳亞表示:隨著現金儲備不斷枯竭,如今Juul尋求破產保護的可能性會變得更高。
在澳大利亞,有媒體報道說,電子煙引發了新的全國公共衛生危機。悉尼大學的一項研究最近警告說,電子煙可能會導致“新一代澳大利亞人沉迷于危險產品”。事實上,一些人認為過去五年中澳大利亞電子煙的增長超過250%。一年前,澳大利亞通過了一項法律,明確禁止使用、銷售或購買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除非這些電子煙是通過醫療處方采購的。但該政策徹底失敗了,因為在法律實施期間,電子煙的使用和非法市場都在膨脹。
最近在希臘結束的第五屆煙草減害峰會的數據顯示,吸煙率根據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異,高收入人群吸煙率不斷降低,最貧窮和弱勢群體的吸煙率卻仍然很高。因為窮,人們用香煙來釋放生活壓力和緩解疲勞,但吸煙又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同時導致身體變差,然后更窮....似乎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人們為什么吸煙,理由多種多樣,并非僅與健康相關。無論傳統煙草還是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都在日趨嚴格的管控中“頑強生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