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一踏進河南襄城縣的“東糧倉”范湖鄉,看到的是農民在農田穿梭搶種忙碌的身影,那噴灌、滴灌噴出的水似顆顆明珠靜靜的飄灑在久旱的土地上,澆灌滋潤出的玉米、大豆、紅薯、辣椒等幼苗泛起片片翠綠。凹郭村農民王青坤一邊澆著大豆、玉米苗,一邊告訴記者:“今年旱情嚴重,秋糧種植前普澆一遍水,種上出苗后澆了第二遍水,今天是第三遍給大豆、玉米澆水,這樣秋苗才能成活、成長。”
范湖鄉著稱“東大倉”。因為它位于襄城最東部,糧食面積約占全縣七分之一。今年,全鄉秋糧面積8萬畝,但今年麥收前后,這里干旱無雨,給全鄉的秋糧種植、秋苗管理帶來很大影響。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確保秋糧穩產豐收,范湖鄉黨委、鄉政府不等不靠,及早動手,認真部署抗旱搶種保苗工作,及時組織農藥、化肥、種子、農機等抗旱搶種物資。并協調電力、水利等部門保證水電暢通,還委派農技人員下田技術指導,組成由鄉機關黨員干部參加的抗旱保苗志愿者服務隊,為外出務工人員不能返鄉的家庭和困難戶,幫助播種大豆、玉米、紅薯等秋作物。
為確保抗旱保苗工作落到實處,該鄉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管區領導包村,村黨員干部包戶責任制,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打一場抗旱保苗攻堅戰。西于村第一書記許付民發現種煙大戶李東林種的煙葉,由于嚴重持續干旱,煙苗枯萎,奄奄一息時,就帶上村“兩委”干部,拉著噴灌機械,幫助李東林家澆煙46畝。通過及時澆灌,李東家的煙葉嫩綠茁壯,長勢喜人。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今年全鄉種植優質大豆6萬畝,辣椒2萬畝,煙葉一萬畝。由于立足抗大旱,及早動手搶種澆灌,目前,全鄉秋糧種植任務已完成,秋莊稼已普澆二至三遍。旱情不退,決不收兵。”范湖鄉黨委書記李衛權堅定地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