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搬運、編煙、上竿、烘烤。盛夏時節,走進貴州省岑鞏縣天星鄉各烤煙種植基地,隨處可見煙農們忙碌的身影,大家積極趕“烤”,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今年,我們天星鄉的煙葉質量比往年要好得多。”天星鄉煙葉站站長景圍昌說,現在全鄉各村烤煙基地里的煙葉都進入了成熟期,已陸續進入采摘烘烤階段,隨著6月25日第一爐烤煙的正式開烤,拉開了今年全鄉烤煙烘烤加工的序幕,成為了全縣第一個開烤的鄉鎮。
在天星鄉民沖村王家組,煙地里,煙農們正忙著采摘、搬運鮮煙葉。烤棚內,一群婦女正埋頭捆綁著煙葉,神情專注、動作麻利。
“今年煙好,可能要烤100多擔干煙,預計毛收入15萬元。”民沖村煙農吳大姐一邊忙著干活,一邊樂呵呵地告訴筆者,烤煙產業不僅讓自己實現了增收,還帶動了當地群眾就近務工。
挑揀、捆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61歲的向大姐就把一桿煙葉綁好了,“從起壟、蓋膜、栽煙、打藥、烤煙,我都在這干活。”向大姐說,自己年紀大了,在家附近干活,不僅能掙錢,還能種田和顧家。在烤煙基地務工平時是80元一天,在煙葉烘烤階段,煙農都是按棚包給我們做,一棚煙1500元,中午包一餐飯,“我們自己邀了13個人來做,一天采收、上棚下來,每人能分到100多塊錢。”
烤煙產業是天星鄉的傳統產業之一,今年以來,為抓好烤煙生產,天星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以鞏固傳統產業為主線,積極動員農戶流轉土地、簽訂煙葉訂單合同。通過抓組織領導、強基礎設施、抓技術指導等措施,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烤煙種植基地建設,確保烤煙提質增效,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按照“訂單式”生產模式,今年,天星鄉種植烤煙800畝,預計收購煙葉1800擔,總產值預計250余萬元。
今年,岑鞏縣在大有、天星、水尾、羊橋、天馬、凱本、平莊、客樓8個鄉鎮共種植烤煙15674畝,全部采取訂單種植模式,預計收購煙葉三萬擔,總產值預計 4170萬元。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