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一大早,河南省伊川縣建華農機合作社的農機倉庫里就呈現一片忙碌景象,幾個人影圍在一堆農機旁,時不時在本子上劃一劃,有人吆喝、有人記錄,不時還會傳出一兩聲嘆息。
“拖拉機10臺、移栽機5臺、覆膜機25臺……”,“咦、拔稈機怎么就剩下了5臺了,小周,你過來一下,咱再把拔稈機核對一下”,剛一進合作社農機倉庫大門,就聽到兩個聲音在進行交流,其中一人還用筆在本子上不停地記錄著。
“老周,這是在清點農機呀”,洛陽市煙草公司伊川縣分公司煙葉主管經理張琳進門后親切的問到。
進行交流的兩個人比較高胖的是老周,原名周建華,伊川縣建華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比較瘦小的是小周,原名周文濤,農機倉庫管理員兼維修工。
“是的,張經理,我先把今年倉庫的農機盤點盤點,該保養的保養一下,該維修的維修維修,數量不足的該添置添置,萬事趁早,不誤農時”。老周笑著說道。“不過我發現這個拔稈機每年損毀的比較多,合作社都采購過三四種不同規格的拔稈機了,可是年底一合計,都是用壞了一大半”,老周一遍撓頭一遍看著滿地的機械零件有點難受的說道。
“嗯嗯,煙株殘體是病原菌的越冬寄主,煙稈拔不干凈,從煙田清理不出去的話,直接影響著來年的煙葉生產工作,拔稈機是“大功臣”,損毀幾率大的問題咱得好好研究一下。”張琳一邊彎下身子看著拔稈機一邊跟周社長進行交流著。
“煙稈的清理,不管是人工還是機械收集,首先得保證煙稈拔除徹底、煙稈整體完整度高、煙根含土量低,這樣煙稈重量輕,清除收集效率高,才能達到減工降本的目的”。
張琳看著洛陽市煙草公司伊川縣分公司伊創QC創新小組成員周策策繼續說到,“農機農藝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從根本上實現降低勞動強度、減少煙農投入、助力煙農增收,針對咱伊川煙區不同的土壤類型,對拔稈機的需求也有差異,咱伊創QC創新小組今年得把這個難題給破解了”。
周策策看著合作社社員們期望的眼神說道:“農機為煙農隊伍解放雙手、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拔稈機適用性和實用性不足的問題,我們今年想辦法解決掉,讓煙農種煙有“武器”、有底氣,為煙葉生產保駕護航”。
伊創QC創新小組通過了解拔稈機設計原理,結合拔稈機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抽絲剝繭,發現了現用的拔稈機存在的不足,并通過PDCA質量管理程序進行分析和論證,初步確定目標,明確2024年QC創新課題為“煙葉拔桿機的研制”。
伊創QC創新小組自成立2年以來,小組成員根據伊川煙區實際情況,樹立“少一環節省一工”的創新理念,先后研發了適合有機肥機施的起壟施肥一體機、起壟打穴一體機等一系列中小型機械,其中起壟施肥一體機已經在全市進行了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洛陽伊川縣煙草分公司黨組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年初就組織召開了年度政、企、研、社、農煙葉科技創新座談會,依托科研院所、創新工作室、研企共建等協同創新平臺,建立了校、企、研、社聯席會議機制,鼓勵形成以解決煙葉生產實際問題為目標的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并圍繞建好煙田、調好農藝、挑好農機、做好農服“四位一體”建設要求狠抓落實,為洛陽煙區煙農增收、煙糧融合、鄉村振興和洛陽煙葉“由大變強”貢獻了微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