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川東北,火熱的驕陽炙烤著大地。自開春以來,四川廣元煙區遭遇持續50余天高溫干旱天氣,春季降水量較常年銳減45%。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深刻認識抗旱保苗對穩定煙葉生產、穩定煙農增收、穩定地方財稅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迅速行動,作出一系列針對性部署。廣元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認真落實省局(公司)安排,構建起“資源統籌、技術賦能、黨員示范”三位一體抗旱保苗體系,全力開展抗旱保苗攻堅戰——一株株挺立的翠色煙苗,見證著四川煙草商業干部職工服務煙農的初心與使命。
廣元市局(公司)黨員突擊隊幫助煙農移栽煙苗 /四川省局(公司)供圖
政企聯動:資源保障解民憂
“這批抗旱物資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還好,沒有耽誤移栽!”廣元市劍閣縣漢陽鎮煙農母正保擦拭著額頭的汗水,感慨地說。面對嚴峻旱情,廣元市局(公司)第一時間投入專項防災減災資金6萬元,并爭取地方財政投入專項抗旱資金30萬元,向重旱煙區緊急調運灌溉設備30臺套、各類抗旱物資8余噸,為抗旱保苗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抗旱保苗不是單打獨斗的戰役,而是一場多方協作的系統工程。廣元市局(公司)黨組主動聯合氣象部門,建立“三日一研判”氣象會商機制,動態監測并定期向煙農推送氣溫變化及降雨趨勢,指導煙農搶抓有利時機開展移栽。“人工增雨作業準備完畢!”劍門關青樹村人工增雨作業點,隨著6枚增雨火箭彈劃破夜空,半小時后,久違的甘霖滋潤了煙區干渴的土地。通過協調,廣元重點煙區布設人工增雨作業點4個,實施人工增雨作業2次,有效緩解了劍閣縣1.6萬畝煙田的旱情。積極協調地方政府組織消防車、灑水車調配水源;與氣象部門加強溝通,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與縣農業部門加強抗旱移栽技術培訓……通過“政府主導、企業投入、煙農參與”的協作機制,廣元市局(公司)有效整合農業、氣象、水利等多部門的抗旱資源,以實際行動助力煙農抗旱增收。
技術賦能:硬核賦能破旱情
三分靠種,七分靠管。科學的移栽技術,始終是抗旱保苗的關鍵所在。針對廣元煙區土壤墑情較差、降水較少的現實情況,四川省局(公司)煙葉處選派專業技術人員趕赴生產一線,深入了解旱情,全面指導抗旱,全力推廣抗旱保苗技術——廣元全域強化“三帶一深”標準化移栽技術,有效縮短還苗期,促進煙苗早生快發;推廣2000畝膜下小苗移栽技術,有效降低水分蒸發;優化追肥補水技術,提高壟體墑情和補水效果;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膜下滴灌技術,提高煙田灌水效率和水分利用率。“今年土壤墑情較差,定根水必須澆足澆透,蓋膜后四周一定要壓嚴實,確保水分不流失。”在劍閣縣漢陽鎮煙葉大田里,技術員張大華正耐心細致地指導煙農進行規范化移栽。栽后管理同樣體現技術含量。“煙田補水最好選擇傍晚作業,避免因正午高溫時段導致煙苗灼傷。”技術推廣員楊潔正舉著土壤濕度計,為煙技員現場授課。“針對持續干旱的天氣,今年我們重點推廣‘膜下小苗’和‘井窖式’移栽技術,可以使畝均用水量減少30%,再加上移栽后及時補水,能有效提高煙苗成活率。”廣元市局(公司)黨組成員、副經理俞世康介紹。截至目前,廣元煙區共計開展抗旱移栽技術培訓65場,覆蓋全市28個鄉鎮、224個村和948戶煙農,有效推動了各種抗旱移栽技術落地落實,為確保打好抗旱攻堅戰,煙農穩產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攻堅克難:黨員沖鋒在一線
黨旗所指,行動所向。沖鋒的路上,永遠有著共產黨員的身影。移栽關鍵時期,廣元市局(公司)各級黨組織組建11支黨員突擊隊,創新推行“三包三帶”工作法:包片區、包田塊、包農戶,帶技術、帶物資、帶服務,成功幫助全市煙區中64戶缺勞家庭順利按時完成移栽。“遮陽網必須全程覆蓋好!”在廣元昭化煙苗轉運現場,技術員劉奉全正挨個檢查裝車情況。針對煙苗運輸難題,他們創新“紅色速遞”服務模式,按照“分片包干、錯峰運輸”原則,構建起“育苗點-示范田-散戶煙田”三級運輸網絡,提高了移栽效率,確保煙苗成活率。裝筐、搬運、裝車,在黨員突擊隊默契配合下,不到1小時,煙農曾興春的3萬株煙苗就被運到了煙田。“滴頭要距根莖結合部2厘米,不然會燒苗。”示范田里,昭化區局(分公司)技術員張紹祿正開展“五劑一深”(殺菌劑、殺蟲劑、生根劑、免疫制劑、送稼肥及深栽)技術要點、操作技巧教學。同時,為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元市局(公司)精心打造56片黨員示范田,通過黨員帶頭實踐,打造了高水準、可復制、可推廣的煙葉田管樣板田,輻射帶動區域種植水平全面提升。通過開展“移栽大會戰”,廣元市3.68萬畝煙田趕在最佳時令完成移栽,深栽率、帶水移栽率均達100%,移栽成活率達98.5%。“在省局(公司)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廣元煙草全體黨員干部沖鋒在抗旱保苗工作一線,為全年煙葉穩產提質、煙農持續增收貢獻了力量。”廣元市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聞學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