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小廟村,冬日的暖陽照在身上,68歲的村民劉海軍坐在院子里,愜意地喝著茶。
“劉大爺,玉米賣了嗎?價格咋樣?”抬眼間,只見一位年輕人一邊親切地問候著,一邊快步來到劉海軍身邊,搬個板凳就坐了下來。
年輕人叫崔曉飛,是衡水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駐小廟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駐村8年來,他全心全意耕耘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上,用青春和汗水澆灌著村里群眾的幸福生活之花,先后被授予全省扶貧脫貧優秀駐村工作隊員、全省鄉村振興優秀駐村工作隊員、河北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用真心融入群眾
道路坑洼不平,坑塘里垃圾遍布,村里沒有自來水,亮化、綠化接近空白……這是崔曉飛第一次來到小廟村時留下的印象。
崔曉飛回憶說,2017年年初,全村有219戶貧困戶,村民大都以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要收入來源。更讓人揪心的是村民們的精神面貌,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少數留下的,因觀念保守、無事可做,整日游手好閑。
然而,一心想為村民做點實事的崔曉飛,駐村伊始就遇到了一個難題——怎樣快速融入群眾。
“剛駐村時,村民對你不熟悉,有問題也不跟你反映。”面對困難與壓力,崔曉飛深知,與群眾打成一片,必須拿出真心與真情,用實際行動向群眾證明。
為此,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村里的一分子,時刻站在村民角度思考問題。
在小廟村,每戶村民家里都有一張崔曉飛制作的“連心卡”,上面印有他的聯系方式。村民生病,他主動開車接送陪護;農忙時節,他開著拖拉機幫忙收割莊稼;村民蓋房,他甩開膀子搬磚和泥;趕上周末,他還帶著老婆孩子到村里“走親戚”。
日久見人心。崔曉飛的默默付出,一點一滴溫暖著村民們的心,讓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村民們的稱呼里,他漸漸從“城里來的駐村干部”變成了親密的“小崔”“曉飛”。
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時至今日,崔曉飛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入戶走訪村民魯西動老人時的情景:一身又臟又破的深藍色單衣,光腳穿一雙布鞋,默默地坐在房間角落里,一聲不響。
“老人沒結過婚,無兒無女,平時就寄居在親戚家。”崔曉飛說,老人無助又窘迫的眼神,讓他感到心酸,同時,也讓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老人走出困境。
走訪結束后,他立即向工作隊匯報,并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工作隊和村兩委協商配合,為魯西動申請了住房補助金和宅基地,蓋了兩間新房,又做了簡單裝修,讓老人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搬進新房后,他逢人就邀請大家到家里坐坐,別提多高興了。”崔曉飛介紹。
近年來,駐村工作隊為3戶困難村民新建房屋,為15戶改造房屋提升居住質量,像魯西動這樣的獨居老人不僅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還可以享受村里的產業分紅等諸多保障,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他始終把群眾的事記在心里、落到實處。在開展防止返貧大排查工作中,他逐戶走訪了解情況,得知村民潘秀勇、龐金英因病住院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后,便立即申請落實各種幫扶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崔曉飛發自內心把群眾當親人,住院報銷、貸款申請、教育補貼,甚至寫個證明、微信使用等,面對村民的這些問題,他都會耐心地一一解答。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駐村以來,崔曉飛始終秉持一個信念:只有真正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
帶群眾走好致富路
“這是第一茬韭菜,賺了近3萬元。春節前還能再賣一茬,這樣就能過個好年了。”看著一把把韭菜被整齊地割了下來,打包成捆、裝車發走,小廟村村民盧金良的臉上笑開了花。5個小棚、7畝韭菜,預計每年可以為他帶來7萬多元的收益,這是全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
然而,當初為了讓盧金良種植韭菜,崔曉飛可沒少費心思。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在衡水市局(公司)駐村工作隊看來,只有為小廟村打造出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特色產業,村民增收致富才有堅實的基礎。為此,他們立足本地實際,經過多方考察,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韭菜種植上。
“盧金良的愛人患病多年,家庭負擔很重,產業發展初期,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崔曉飛說,讓他沒想到的是,幾次到盧金良家上門宣傳,都吃了“閉門羹”。
原來,小廟村曾經開展過小拱棚韭菜種植,但因為缺少經驗和技術,沒有成功,村民積極性受到了打擊。
為了打消村民顧慮,崔曉飛和同事一方面發動黨員干部示范先行,為村民樹立樣板;另一方面大力開展科技培訓和推廣,聘請農學專家為村民開辦“夜校”,一對一進行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各種難題。此外,他們還積極聯系經銷商,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協議,解決村民的后顧之憂。
“直到第七次上門,盧金良才終于被我們的誠意打動,同意先種1畝試試。”崔曉飛笑著說,“當年他就賺了近1萬元。”
韭菜種植拉開了小廟村產業致富的序幕。此后,崔曉飛和同事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幫助種植戶提升產業發展科技化、標準化和規模化水平。
如今,全村種植韭菜320多畝,年收益300余萬元。
“接下來,我們準備發展大棚種植,而且,不只是韭菜,還有其他錯季蔬菜。”崔曉飛說,村民們的熱情非常高,原本規劃的20個大棚數量一漲再漲。
8年的駐村生活,讓小廟村早已成為崔曉飛心中無法割舍的牽掛。崔曉飛告訴記者,未來,他會和同事繼續扎根小廟村,用心用情為全村人的幸福生活努力奮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