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泥——一個成功“逆襲”,實現“蛻變”的地方。牛泥是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蒙姑鎮最大的烤煙種植村。一直以來,由于氣候干燥,土地難以涵養水源,農業用水匱乏是這里的一大“痛點”,“十年九年旱,無災不成年”也成為了牛泥村揮之不去的標簽,加之基礎水利設施薄弱,制約著牛泥村種植業的發展。
因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帶,使得牛泥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光熱條件,而這是優質烤煙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25年前,巧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了解到牛泥村有這樣的自然條件后便到村里進行實地考察,決定“逆天改命”,以抗旱為工作重點在牛泥村推廣烤煙種植。
引進可移動水池抗旱保收。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牛泥村迎來最佳發展機遇,巧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敢擔當、勇作為,爭當“排頭兵”,決心要助力牛泥村激發發展動能,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為牛泥村實現鄉村振興出良策、使大力,把煙草企業的價值體現在實處。
如今,牛泥村展現出的是一副產業興旺齊發展、多元增收共致富的“新面貌”。
補短板 促發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農業的命脈”,只有破解用水難題,農業才能蓬勃發展。近年來,在蒙姑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巧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牛泥村持續加大投入,興建水利設施,發展烤煙產業,種植規模逐年擴增。如今,牛泥村已然成為蒙姑鎮規模最大的烤煙種植村,烤煙產業也已經成為牛泥村的支柱產業。
自牛泥村開始種植烤煙以來,巧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牛泥村完工多項煙水工程,累計修建提灌站6座,引水溝渠2條,共32千米,水窖469個,通過補貼實現滴灌全覆蓋,每年移栽季節開始持續與爐房水庫管理方溝通協調水庫放水事宜,以保障烤煙生產供水。
雖然通過多年積累,牛泥村已經擁有了較為完備的水利設施,正常年份生產用水已不成問題,但遇到干旱較為嚴重的年份,用水保障依然會顯得捉襟見肘。
開拓創新,“魚池”抗旱。去年蒙姑鎮遭遇多年未見的極端干旱天氣,已有的水窖等水利設施已難以應對長期的高溫干旱,地里的烤煙超過三天不澆水便回天乏力,隨之而來的就是絕產絕收。蒙姑煙站大膽創新,引進可移動魚池用于烤煙抗旱保收,讓煙農“種得下”,也“收得成”。
“補貼”降本,讓煙農得實惠。通過抗旱資金專項補貼,以補代建,推動“魚池抗旱”項目在牛泥村迅速落地見效,以村帶動,全鎮推進,減少煙農投入,降低烤煙種植成本。
“一個水池水容量是地窖的兩倍多,蓄滿水可供3畝烤煙滴灌2次,很好用,煙草公司補貼了一半多費用,很劃算”。牛泥村煙農呂國金說,一家人的生活和孩子上學都指望著這25畝烤煙,去年多虧建了兩個移動水池,不然我這15萬多的收入也要大打折扣。
“移動魚池”變“抗旱水池”,小水池發揮大作用,是巧家縣煙草分公司決心要為煙農著想,解煙農難題,消煙農顧慮,助煙農保收的真實寫照。
多年“耕耘”,只為造福一方。巧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不斷在牛泥村投入人力、財力,強基礎保障以培育產業,開拓創新以驅動發展,疊加煙葉收購價格連續上漲等利好政策,今年牛泥村新增12戶煙農,190畝種植面積,全村共有烤煙種植戶82戶,種植面積1500畝。
“先行者” 帶頭富
楊選云是牛泥村一位樸實無華的職業煙農,自牛泥村開始種植烤煙開始,他便與烤煙打起了交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煙農,他勤學好問愛思考,經過多年學習摸索,對烤煙生產已是輕車熟路,是村里的“煙秀才”。
楊選云操作機械耕田。
這些年,楊選云帶頭引進了多種農耕機械,對于一些使用效果好,性價比高的器械,他就會向其他農戶推薦,周圍的煙農被“種草”以后就會向他詢問渠道,購買適用的機械,年復一年,楊選云就成了村里小有名氣的“玩機人”。村里的農機種類越來越豐富,數量越來越多,極大的減少了農戶的生產投入,這是牛泥村種植業發展的有力推動,也是烤煙生產減工降本最好的體現。
自2018年開始,楊選云的烤煙種植面積就穩定在30畝,每年自移栽到烘烤都要在村里請不少的工人來給他打工,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去年他的烤煙收入就有19萬元,全村戶均售煙收入達到11萬元?!板X袋子”越來越鼓,建了新房,買了新車,孩子也上了大學,現在,楊選云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2020年楊選云被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評為“薪火相傳五十年昭煙最美煙農”。
今年,合作社組建了專業化服務隊伍,煙農在網上商城就可以直接購買機耕、分級等服務,解決了煙農種煙勞動力少、用工難等問題。楊選云種煙面積也增加到了40畝,在他的影響帶動下,村里的烤煙種植“大戶”越來越多,種植面積30畝以上的就有18戶,他是牛泥村烤煙產業發展路上的“先行者”,也是增收致富的“帶頭人”。
多元化 助增收
“煙糧”協同,收入多源。經過多年的發展,牛泥村烤煙產業已初具規模,依靠烤煙種植逐漸完善水利設施,牛泥村的水利條件已不同于往日。巧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廣種植煙后作物,以“烤煙+N”模式推動“煙糧”協同發展,盤活煙后閑置土地,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牛泥力量。
“用水不再愁,種地增收更有盼頭,冬閑田變少了,煙后作物變多了,去年牛泥村煙后種植的萬壽菊、蠶豆、豌豆共計700余畝,實現收入100余萬元,今年會有更大的發展,‘烤煙+N’發展模式將會是牛泥村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牛泥村黨總支書記程昌華這樣說。
煙后種植萬壽菊。
烤煙主導,融合發展,牛泥村推行“煙糧”協同發展,既提高了對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又增加了煙農收入來源,是多元增收的成功實踐。
百花齊放,產業多元??緹熆购的J降耐茝V解決“用水愁”,合作社專業化服務解決“用工愁”,產品優質、市場需求大解決“銷售愁”,讓牛泥村的水果產業實現快速發展,以種植枇杷、芒果、沃柑等熱帶水果為主,今年,種植面積已發展至600畝。因牛泥村地理條件優越,果實口感好、產品質量佳,果農收入有保障,促使牛泥村水果產業得以蓬勃發展,推動牛泥村村產業實現從烤煙產業“一枝獨秀”到“烤煙+非煙”產業“百花齊放”的轉變。
牛泥村走出了一條“產業多元化、收入多源化”,集體增收,共同致富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