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雪茄愛好者會為自己品吸的雪茄點評打分,各雜志網站更是如此。
那么我們該如何為雪茄評分呢?
construction quality,draw and burn performance and most importantly—its tast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xity.
雜志和網站這些評分方式基本以百分制為主。
可以綜合整個品吸體驗后打分95-100為A,90-95為B,80分以下基本是有明顯缺陷的雪茄了。
也可分各個項目打分再相加。
另外,我還見過一種分不同維度(或項目)分別按百分制打分再求平均值的。(這種方式的前提條件是項目維度之間的重要程度是相等或接近的,也不適合有太多的項目)。
這邊發一個評分表文件,來自tobacconist university。
另外有個風味參考輪盤,我也不知道是哪里翻譯制作的。也無從注明出處了。
那么,說好的創建自己的標準呢?
首先,從下面這些項目里選擇需要的項(或在意的),然后調整他們之間的分數比例,不需要把所選的項目調整成加起來剛好一百分。最后把不足一百分的差額直接列為基礎分,只要雪茄不是特離譜就不用扣到這部分的分數。
參考項目
吃香味復雜度-15
風味集中度-15
余味長度-15
變化-10
結構-10
連貫-5
煙氣口感,煙量與吸阻-5
燃燒性能-5
亞煙(霧)-3
外觀與握感-5
穩定的一致性-5
冷吸-2
潛力-5
如果完全使用這些項目的話,多數情況下分數結果會比各雜志網站低10分左右。
吃香味復雜度
舌頭與上顎感知到的風味豐富程度。對于風味知否討喜取決于個人喜好,所以風味的優劣并無單獨項目。有不好的風味可于此項與下一項中扣分。
風味集中度
風味是否清晰,有時風味過于集中反而會掩蓋到雪茄里更多可以展現的內容。
余味長度
除了長度,余味的內容也一并歸于此項吧。
變化
指階段性變化,也指一次抽吸從入口到余味的變化。
結構
平衡,各個風味之間比例協調。
連貫
其實可以歸類到結構上,指變化的過度呈線性,整體和諧統一,甚至渾然天成
煙氣口感,煙量與吸阻
煙量與吸阻是影響口感的卷工因素。口感多數情況下受陳年與干濕度影響,所以設定的分數比例不高(就是口感的鍋多數在人不在茄)。
燃燒性能
與上一點一樣受卷工與狀態影響。好的燃燒性體現在密度均衡不易偏燒,燃燒速率恰當。
亞煙(霧)
聞到的味。關心旁邊人的感受,盡量別抽著香聞著一股尿騷味。
外觀與握感
看著舒服,拿著舒服。由茄衣質量與卷工影響。
穩定的一致性
這個需要嘗試多只同款才比較好下結論。
當然,質量過于受狀態和持灰影響的也可以扣一兩分。很多質量好的雪茄下灰對風味質量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大。
冷品鑒
這個我覺得實在不重要,沒點時聞著沒怪味就行。有氨氣也不用扣,放一放就行。
潛力
陳年力,這個可能不是很好判斷。但如果陳年后能更好,或者能保存很長時間的話這明顯是一個得分項。也是值得在意的。
最后,舉個栗子。
假如,我選擇風味復雜度,余味,結構變化合一項,卷工外觀煙氣燃燒合一項,每項十分;剩余60分作為基礎分。這就得到了一個我自己的評分方法。
基礎分__/60吃香味__/10余味__/10結構變化__/10卷工外觀__/10總分__/100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