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埃里克紐曼和他的弟弟鮑比正在新裝修好的 J.C.紐曼雪茄公司總部的會議室隔壁的小廚房里,這是一棟漂亮的磚結構建筑,這座鐘樓位于坦帕的市中心。這是一家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公司,過去幾十年造訪這座城市的雪茄愛好者往往不知道這里,而直接去一些“旅游陷阱”游覽。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紐曼家族開始完整的講述他們的歷史了。
73歲的埃里克帶著頑皮的笑容看著地板,說:“讓我給你看點東西。”他的70歲的弟弟鮑比則打開了水槽下面的一個櫥柜。雖然他們已經年過70,但仍然孩子般的向我炫耀俱樂部的設施。埃里克是公司的總裁,在家族公司工作了將近50年。鮑比是執行副總裁,全職加入公司后的時間也差不多長。
他們很興奮。在2020年,也就是紐曼雪茄公司成立125周年時,公司把這棟磚結構建筑進行了翻新,現在已經向公眾開放。主要景點是主樓層的公司發展史展覽和三層的卷茄室,那里有幾個卷茄師在生產一款名為“美國”的新雪茄,這是一款全部采用美國種植的煙葉的手工雪茄。
埃里克催促著:“鮑比,你按了按鍵了嗎?”鮑比終于找到了一個按鈕,點了下去。地板被打開。埃里克彎身打開了一扇活動的木板門,木板下面是一道樓梯。這個隱秘的樓梯背后還有故事,埃里克說:“過去當地會有一些流氓和暴徒,闖進雪茄店勒索。店員會從保險箱里取走現金,從這個密道走下臺階,下面通往樓梯間,把現金藏在那里。我們最近裝修時,才發現了這個密道和樓梯。”
建筑物的地下室,有一個工人在潤濕煙草。他把幾把干煙草在噴霧下扭轉和搖動,弄濕煙葉,準備留給樓上的卷茄師用來卷制雪茄。給我一種感覺是,這個人已經孤獨的在這里工作了一個世紀。再往下是一個老舊的地下辦公室,看起來自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美國第28任總統)政府以來就沒有人使用過這里,紐曼家族像是凍結了這個空間。
“這是我們祖父的實驗室,”埃里克一邊說,一邊向我展示著燒杯、期刊、古色古香的儀器。一切都保存完好,顯然,坦帕市中心的這座磚結構大樓不僅僅是雪茄工廠和辦公室總部,也是雪茄世界里最具有互動性的時間膠囊之一,是公司悠久歷史的傷感的紀念碑。
“我們一生都住在這里,”埃里克說,“這是我們的歷史和家族遺產,不僅僅是一個博物館。我們在這里生產雪茄,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努力讓雪茄的故事保持生命力。”
在一樓的大廳里,聚光燈照在一件奇特的機械設備上。配置齒輪和懸臂的鋼架結構是鐘樓的動力,最初是E.霍華德公司安裝上去的。它不僅是建筑物時鐘跳動的動力,還每天提醒人們對悠久歷史的記憶。
作為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雪茄家族制造商,在過去36年里,紐曼公司和阿圖羅·富恩特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1986年開始,兩家公司就達成一項協議。老卡洛斯·富恩特(Carlos Fuente Sr. )同意在多米尼加為紐曼公司代工生產手工雪茄。斯坦福紐曼(Stanford Newman),紐曼家族的第二代家族負責人,同意分銷富恩特雪茄。這樣,紐曼總部所在的坦帕雪茄廠將只生產機制雪茄。兩家企業就這樣合作起來,他們在1990年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最初取名為FANCO(Fuente and Newman Co.)。
“富恩特公司擁有最好的雪茄廠,但是他們沒有銷售隊伍,通過經紀人來銷售,”埃里克解釋說,“我們的專長是銷售給零售門店,我們沒有自己的工廠。通過合作,富恩特公司可以專注于生產,而不用擔心銷售。當時是1986年,這個行業正在衰退,我們的銷售員沒有足夠的雪茄賣,所以多一些產品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鮑比插話說:“我們的銷售還沒有充分發揮潛能,所以我們可以賣出更多的雪茄。如果貨架上有九個柜子可以放雪茄,我們會將富恩特的雪茄放滿五個,我們自己的產品放四個。我們對富恩特富有責任,我們幫助他更強大,他幫助我們更強大。”
直到今天,這種合作上的安排仍然有效。這意味著紐曼家族還在富恩特公司的影子下運作。如果說富恩特的產品,比如前衛的巨著X,是業界的搖滾明星。那么對比下,紐曼的鉆石王冠等品牌更像是保守的唱片公司高管,安全、傳統和必要。兩家公司在雪茄行業都有各自的角色,這很適合紐曼家族。
“富恩特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埃里克說,沒有絲毫的不滿。當富恩特雪茄成為熱點時,紐曼雪茄的需求量也上來了,而且經常要延期發貨。根據他們的估算,當時紐曼公司一年的產量大概是2200萬支手工雪茄。大概有1700萬支雪茄是一個名為Quorum(法定人數)的品牌。這些是在尼加拉瓜卷制的手工雪茄,茄芯既有長煙葉,也有短煙葉。這種填充方法比嚴格使用長茄芯填料的方法更為經濟。Quorum是一款性價比很好的超值雪茄,20支每捆的包裝。
高端產品方面,紐曼公司每年從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富恩特雪茄廠拿到150萬支雪茄,這些雪茄構成了紐曼產品線最高端的系列。鉆石王冠是他們迄今為止銷售的最貴的雪茄,包裝富麗堂皇,但是沒有過度包裝,使用了康涅狄格陰翳葉茄衣或者喀麥隆茄衣,這些品牌可以歸類為傳統品牌。
紐曼公司也沒有忽視尼加拉瓜雪茄的巨大人氣,他們2011年在尼加拉瓜的埃斯特利收購了PENSA雪茄廠,生產磚房(Brick House)、指揮棒(El Baton )、海珍珠(Perla del Mar)等手工雪茄。去年,為了趕訂單,紐曼公司不得不在物流部門設立了夜班。埃里克說,自從1990年代的雪茄熱以來,公司還沒有那么繁忙過。
鮑比也說:“我做夢也沒有想過物流部門還會上夜班。訂單太多,我們無法趕出足夠的產品。”
兩兄弟里,鮑比的脾氣比較溫和。多年來他專注于雪茄的銷售渠道,而埃里克則負責監督雪茄的生產。1970年代以來,他們兩個一直在家族企業工作,這可以算是他們的整個職業生涯。他們是紐曼家族的第三代經營者。
而2017年加入公司的德魯·紐曼( Drew Newman)則是家族的第四代,他一直擔任公司的法律顧問。今年40歲的德魯是一名執業律師,和長輩不一樣,他大學畢業后在華盛頓特區擔任上訴法院的書記員。
德魯的父親和叔叔住在坦帕時,德魯基本是在坦帕和曼哈頓之間奔走。他從十幾歲開始為家族企業做兼職,第一個貢獻是創建了一個關于雪茄的在線論壇。德魯白天去上學,晚上主持論壇,調節成年人之間關于雪茄的爭論。這個事情他做了十年。
將紐曼公司帶入社交媒體的數字時代幾乎已成定局。德魯還年輕,了解Ins和臉書等數字平臺的重要性,也足夠了解家族歷史。“和前幾年的區別就是,現在我們更多的開始在講述自己家族的故事。”
紐曼家族的故事始于1888年,匈牙利移民朱利葉斯·凱撒·紐曼 (Julius Caeser Newman)當時只有12歲,隨著家人來到美國。起初在巴爾的摩,最后來到克利夫蘭。1895年開始,他在家里的煙葉倉庫里自己卷制雪茄,并以一些異想天開的品牌名字出售,比如Dr. Nichol(尼克爾博士)、Judge Wright (懷特法官)、John Carver(約翰·卡佛)。雪茄逐漸在當地獲得關注,1914年,紐曼在克利夫蘭建造了最大的雪茄廠。隨著克利夫蘭雪茄行業的衰落,J.C.紐曼雪茄公司與該市唯一一家仍在營業的主要雪茄公司門德爾松雪茄公司(Mendelsohn Cigar Co.)合并,M&N 誕生了。最終,紐曼買斷了他的合伙人的股份。
凱撒·紐曼的兒子斯坦福在二戰服役后,于1946年全職加入了公司。父子之間的分歧是企業經營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但是工會內部日益增長的敵意成為一個更大的問題。紐曼在佛羅里達州找到了解決方案。1954年,紐曼一家關閉了克利夫蘭的業務,搬遷到了坦帕。因為美國勞動力價格的攀升,紐曼開始考慮從手工卷制雪茄轉變為生產機制雪茄。美國其他雪茄公司后來也紛紛效仿。
1958年,82歲高齡的創始人 J.C.紐曼去世。公司交給了四個孩子,斯坦福和米勒德( Millard)各分得三分之一,他們的妹妹分得剩余三分之一。雖然紙面上看起來分配很公平,但是這種所有權的分配只會帶來新的問題。
斯坦福在回憶錄里寫道:“當時紐曼公司就像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的親戚是股東,股東總是要求企業支付更多的分紅。當我們需要資金支撐日常運營時,他們總是希望可以套現。當時整個雪茄行業陷入了可怕的低谷,公司利潤不斷在萎縮,隨著新的家庭成員分享企業利益,我們的業務利潤越來越少。”
1986年,斯坦福·紐曼不得不做出決定,他聯合兒子埃里克、鮑比共同買下了其他家庭成員持有的公司股權,一共13人。他們將工廠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以現金的方式支付了股權款。他們拿下了一家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而偏偏又處在一個嚴重衰退的行業。
當時紐曼公司的前景看起來很黯淡。斯坦福1958年收購了一個古老的雪茄品牌La Unica(唯一)。他想把這個牌子用于生產優質的手工雪茄。1986年在老富恩特·卡洛斯的幫助下,這個牌子投入市場。成品以捆扎的方式包裝和出售,得以降低成本。
La Unica賣的很火,每個月賣出5萬支。斯坦福感到非常高興,他把在坦帕生產的機制雪茄 Cuesta-Rey(奎斯塔國王)品牌雪茄的生產也放在了富恩特工廠,改為生產優質手工雪茄。
1992年底,雪茄行業熱潮開始反彈。斯坦福重新啟用了他的諸多雪茄品牌。1995年,在公司成立100周年的時候,他復活了鉆石王冠這個品牌,由富恩特雪茄廠在多米尼加生產,最細的尺寸都有54環徑粗,在當時那個年代是非常粗了。
2006年8月,一身職業裝的斯坦福在公司突發心臟病,隨后去世,享年90歲。
雖然紐曼公司旗下幾乎所有的優質雪茄都在多米尼加和尼加拉瓜生產,但是坦帕仍然每年可以生產1200萬支雪茄。你可以稱它們是機制雪茄,但是埃里克有不同意見。他解釋說:“這些都是手工操作的機器,每小時只能生產840支雪茄。而那些真正的生產機制雪茄的自動化機器每小時可以生產25萬支。這樣古老的機器如今還在運轉,真是一個奇跡。大部分設備和這棟建筑物一樣年代久遠。”
建筑物的頂層相對安靜,把這里變成手工雪茄的卷茄室并向游客開放是德魯的想法。三樓的這個小型雪茄廠被命名為 El Reloj(時鐘)。使用的是全美國種植的煙葉,卷制的雪茄名字叫“The American”。
德魯說,“我們在坦帕擁有這樣的瑰寶,但是卻不為人所知。在美國沒有類似的設備用于雪茄行業了。”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大多數家族企業活不過三代。”紐曼家族對這條格言說不。德魯一邊抽著一支公牛尺寸的“美國”雪茄,一邊透露他要離開紐約搬回坦帕,未來他要繼承這家企業。
“未來五十年我是這家公司的管理者,”他說,“我的曾祖父工作到他去世那一天。我的祖父每天開車去上班,最后在我父親的辦公室心臟病發作走了。我想我在90歲的時候會放慢腳步,爭取活到100歲。”(完)
譯者后記:這篇采訪稿紀錄了匈牙利移民紐曼家族在美國超過100年的雪茄經營史,為我們了解那個年代家族企業的經營和雪茄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篇不可多得的素材。特此挑選出來翻譯成文,分享給讀者。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