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資深茄客來說,雪茄已經不僅僅只是一支煙,它更像一種生活,在快節奏的世界里給自己一個慢慢品味的過程和理由,就像茄友趙曉楠所述一樣,雪茄更重要的是一種灰茄心態。
作為一名老海歸,從零四年到一一年的七年時光中,在英國這個以紳士風度聞名的國家中,沾染上了雪茄這個優雅而又有儀式感的愛好。至今茄齡不敢說長,但是十幾年有余,因為長城的關系,小小的與大家分享一二。
雪茄之于我見,四分靠心態,三分靠用料,三分靠想象。
曾經有雪茄前輩戲稱,想找巧克力主線就去買德芙,想追求奶香就去喝蒙牛,喜歡皮革辣味就撒上辣椒末點一根皮帶,何必苦苦咂摸我們手里的或粗或細的煙草棒子。?
捧腹一笑的同時,也有一些小小的同感。是啊,雪茄文化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從養護到把玩,從剪切到點燃,從持灰到回味,尼古丁固然是身體所需,但是更重要的是在這些過程中,我們也是在審視和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在快節奏的生活里給自己一個慢慢品味的過程和理由。?
心態調整不論高低,平靜與暴躁,狂喜與悲傷,同一根雪茄,我相信也絕對不是同樣的味道。至于用料和想象,天底下沒有兩根完全一樣的雪茄,這不也正是雪茄的魅力所在。?
說到長城,尤其是這幾年海外渠道的關系不再多說,國產雪茄也逐漸變成了在家中和辦公室里的口糧選擇,這幾年長城的生肖我收集了,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具有意義的作品,早期的一濃一淡盛世V是多么的體貼,而紅色132又是可愛與省時間并存。很多朋友說,老趙你抽雪茄怎么越抽越倒退?我其實對這種問題并不嗤之以鼻,我反而更愿意和這樣的朋友多解釋,正因為抽了十幾年的雪茄,所以我反而更認為灰的是我自己的心態,我不再是年輕時候每支雪茄拍一張照片,不再是攢下煙標做成畫而去刻意的標榜,也不再因擁有所謂的保濕盒陶瓷罐而持有一種炫耀的心態。就像前面所說的,我更看重如何讓自己在一支雪茄的時間里,變成更純粹的私人時間。
支持國內的雪茄文化,不是光靠嘴上說說,不是光靠販子和炫耀者們,實際靠的是雪茄客們,真正靠的是像長城這樣的不斷在追逐時間積累的廠商。至少我,覺著我愿意支持,或者說至少我也能從長城雪茄中找到我自己的心態。
惟愿每個人都能返璞歸真找到屬于自己的灰茄心態,也希望長城雪茄能夠真正變成時間的朋友,蛻變出真正的屬于中國的雪茄家園。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