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作為電影復工以來備受大家期待的國產電影,自8月21日上映以來,票房突破20億元大關,是票房最高的一部國產歷史戰爭電影。
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師長孫元良之命率420余人,對外宣稱有800人,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從此激發了全國抗日熱情,被譽為「八百壯士」。
小編也貢獻了一張電影票,電影真的很催淚,當然,有幾組鏡頭也讓小編想起了一段中國民族煙草工業難忘的歷史。
鏡頭一
舉槍上戰前,王千源演的羊拐遞煙安撫歐豪演的端午。端午叼著煙看見老算盤想要逃跑,端午用槍指著他的頭時,老算盤涕泗橫流,磕頭下跪,端午忍著淚把槍放下。
鏡頭二
片末,老鐵和羊拐自愿報名敢死隊隊員,老鐵上樓頂護旗前羊拐給他遞上一包煙。在殘酷的戰爭背景,那種悲涼從心底慢慢滲透出來。
鏡頭三
蘇州河對岸租界內賭場富人叼著煙,打牌、唱戲,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與河對岸形成了天堂地獄般的鮮明對比。
影片中每一個小細節都刻畫出了戰爭的殘酷和場面的悲壯。當中國國旗沾滿無數戰士的鮮血,在敵軍飛機的掃射下屹立不倒,隨風飄揚時,這段難忘的戰爭史終將被每一個中國人銘記。而在這段歷史中,各行各業都歷經磨難,民族卷煙工業同樣飽含著辛酸。
20世紀初,中國民族卷煙工業初具規模。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活躍的商品市場、充裕的勞動力等條件,上海吸引大量資本投資卷煙工業,逐漸成為民族卷煙工業的中心。
「八一三」淞滬會戰后,近30家民族卷煙企業先后遭到破壞,其中14家煙廠損失尤其慘重。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廠房和主要機器設備均被日軍焚毀;華成煙公司機器設備全部被毀,廠房部分毀損,約6000桶煙葉被焚燒。淞滬會戰爆發后,只有福新、大東南、德隆以及江浙的幾家煙廠未停工,其他工廠及萬余名工人皆遭遇失業痛苦。
在日軍侵略過程中,雖然許多中國卷煙工廠毀于硝煙中,但民族資本家并沒有屈服。他們有的在租界內繼續重建廠房,創建了不少愛國品牌卷煙,用多種形式支持抗日愛國運動;有的將工廠遷往重慶、貴州、云南等地,另辟市場,將煙草工業與烤煙種植技術引入當地,在戰火中振興當地煙草產業。
在那段苦難歲月里,全國煙草產業工人都掙扎在死亡線上。煙業工人為謀生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殘酷剝削。即便在抗戰勝利到來前的黎明時期,他們仍生存艱難。
本文為小編看過《八佰》影片后有感而發,此時的中國已不再是彼時的中國,吾輩當自強,每個煙草人也應當自強。雖然文章姍姍來遲,但每一個愛國時刻都值得銘記。
圖片來源于百度百科、鳳凰網娛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