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滿洲八旗入主中原定都北京。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一提到八旗子弟這個群體,很長一段時間被冠以“提籠架鳥,不務正業(yè)”的代名詞。坦誠的說,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旗人的公眾形象的確被某些人所歪曲,過去老北京人有一句口頭禪:“養(yǎng)活閨女可千萬別嫁給旗人!”有人問:“這是因何緣故呢?”說到底還是旗人家規(guī)矩大,禮數多。怕姑娘嫁過去受委屈。實際上這都是對旗人文化的誤解誤讀。
入關前的八旗子弟整天的騎馬射箭,馳騁沙場!練就了一身本領。即使在入關后的中前期,廣大旗兵仍然不忘習武強身,保家衛(wèi)國!伴隨著康乾盛世,黛清國開始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的階段,這一時期正是清朝最為繁榮昌盛之際。過去的騎馬射箭不能完全滿足旗人上層社會的消遣需求,于是便衍生出一批又一批獨具特色的京旗文化。
記得老北京旗人還有兩句話:
第一句,貝勒爺三件寶核桃、扳指、籠中鳥。
第二句,貝勒爺起早三件事聽戲、品茶、聞鼻煙。
這兩句話可以清晰的折射出清代八旗子弟的日常生活。
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鼻煙文化。八旗子弟在清代以來一直是享樂文化的代表,他們往往帶動了社會的主流趨勢,他們賞玩的小把件兒,往往精工細作,有些甚至專供皇家,鼻煙壺就是其中的代表。鼻煙,又叫聞煙,如其名字所述,即以鼻子吸聞之煙草。
制作鼻煙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將優(yōu)質煙草研磨成極其細膩的粉狀,加入中草藥,麝香、冰山、熊膽粉、薄荷、生黃等天然植物。鼻煙屬于發(fā)酵品,故而年份越久療效越好。極品的鼻煙甚至有數十年的歷史。
鼻煙具有提神醒腦,凝神開竅,舒經活血,祛風散濕,排毒清火之功效!
在有清一代的記錄中,將鼻煙文化刻畫的惟妙惟肖!上到親王貝勒,下到普通旗民。幾乎成為那個時代京師人際交際,消遣娛樂的必須品!甚至成為走親訪友,孝敬長輩的禮品。
要提起聞鼻煙的方法可謂五花八門,其實就是代表不同人群的一種文化。小的時候跟家里老人到北京串親戚,在胡同口看見老人正襟危坐,手里拿著鼻煙壺,將一丁點鼻煙粉抹在拇指和食指上,送進鼻孔,其中一個手指堵住一個鼻孔,另一個手指放在另一個鼻孔處,然后用力吸氣,看到老者閉目養(yǎng)神的姿態(tài),就能感受到這東西能讓人舒坦。聞鼻煙成為我兒時的回憶。
下面再說說鼻煙壺,鼻煙壺的品種可謂琳瑯滿目,樣式繁多!小小的鼻煙壺可謂是內外兼修,意味深遠。既要用料考究,還要有出色的繪畫雕刻手藝,缺一不可。選擇鼻煙壺關鍵是哪一種適合自己,其主要材質有陶瓷、玉石、水晶、花梨木、黑檀、紅檀、景泰藍、琉璃、瑪瑙、甚至有人專門用純黃金再加以鑲嵌寶石,用以彰顯身份。清代的旗人不但要有體面的衣服、還要有扳指、解食刀、核桃、懷表、鳥籠子(這些都是外邊裝飾),如果在人前掏出來一個上品鼻煙壺就更能提高身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